交汇点讯 讲述者:南京鼓楼医院援武汉第一医院医疗队队员 男科主管护师 万婠
接到通知的当晚,我不敢告诉家人,第二天早晨6点才敢给爸爸打了个电话。我说,我可能要去武汉了。我以为他们会很吃惊,爸爸却说,我们早有准备,知道你可能会去,妈妈说,你要保重,家里不要担心。但我清楚地听到电话那头哽咽的声音。
因为接到通知时时间比较紧迫,我来不及准备行李,科室的小伙伴们就自发组织,连夜帮我收拾了三箱行李打好包。到了武汉,我打开行李的时候简直惊呆:应有尽有,有些我想不到的,她们却考虑得细致周到!
我的闺蜜也是一名护士,她的爱人先我两天驰援黄石,当时我还想安慰她,没想到她却比我乐观。可是送我的那天她匆匆赶来,抱着我哭了。
我记得出发那天凌晨,护士长发消息问我还缺啥。她当天五点就赶到科室,我估计她也一夜没睡吧。护士长还是我的导师,我有五个师姐,已有一名师姐先去了武汉。送我的时候,她也忍不住哭了,她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坚强的人啊……
出发前几天,或许是有预感,我把女儿和公公婆婆都送回了老家。我跟老公说,我在医院上班不安全,你们还是保护性隔离吧,你不用上班,你也走。老公说,你这个人除了会上班,啥也不会,我走了你吃什么,便非要留下。后来他还要跟我一起去武汉,被我拦下了,我说,女儿有你我放心。
还记得出发的路上,交警井然有序站立,一路目送我们;机长与我们约定,待到武汉花开,疫情结束,他们来接我们回家。下了飞机,一路有人护送引导,行李也直接运送到酒店。当地对接部门担心我们挨饿,放置了自取食品,我们顿时觉得很安心。
行程中非常感谢团队中的男同志,这一周搬运的行李、物品可不少。他们都抢在货车的最前方。团队中的女同志也丝毫没有畏难情绪,同甘苦,共搬运。
交接病房的第一天,陈雁主任和几名护士长带头先进了隔离舱。陈主任说,这一次我们是大部队出发,我为什么要来?我来是要保证大家的安全,而且我一定要进舱,我不怕,我的护士才不会怕!李敏护士长当天在隔离舱里待了八九个小时都没有出来,院感科下达强行命令才将她换出。是的,你们不怕,我们也不会怕!
来到武汉,我才发现这一批的队友大部分都是年轻的护士,很多还没成家,甚至还没有对象,他们自己在家还是被呵护的孩子啊…可是现在,他们却去保护别人了!狂沙百战穿“白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队友们也非常善良,大家纷纷表示:现在武汉物资紧张,我们相互调剂,把省下来的留给更需要的人。还有人舍不得戴好一点的口罩,他们说,我们只有上班到医院一段路,用N95口罩可惜了,戴普通口罩就行。我们的志愿者把最好的口罩留给我们,他们说:没事,该用就用!你们更珍贵!
特别特别要感谢的,是我们的后援团!就在我们达到武汉之时,不知何时被拉进一个群:后援团!成立速度相当惊人!虽然国家和当地政府已经为我们配备许多物资了,还是有我们南京的小伙伴与武汉当地的志愿者对接,为我们采购必需品。要知道,到了武汉真的是美团、代购、跑腿、淘宝、顺丰通通不灵啊(我都试过)。特别让人感动的是武汉两名叫跑腿侠的志愿者,他们忙碌一天为我们送取暖物资,连饭都顾不上吃,还车上车下搬了几十箱货,没有说一句苦和累,他们还说:“你们守护武汉,我们守护你们”!小伙子,你们跑来跑去的,也要注意防护,知道吗!
以上是这几天,我亲身经历的一些小事,但他们都是我精神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看不见硝烟,摸不到敌人的战场,我们虽然有困难,会吃苦,但是我们真的感受到了满满的爱!“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因为爱是桥梁”,爱也是我们的力量!
感谢我人生中有这一段特殊的经历!
通讯员 张华勇 柳辉艳
整理 许海燕 颜颖
微信公众号:江苏1号
(id:gh_3b06d4825686)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编辑: 颜颖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