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疫情当前,市民的“菜篮子”如何有效保障?交汇点记者了解到,目前常州已有55家农业龙头企业恢复生产。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一部分农企提前恢复生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应、捐款捐物献爱心,以实际行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龙头企业全线复工,确保果蔬稳产保供
走进常州市级龙头企业江苏杰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门店,全线营业,新鲜水果一应俱全,价格平稳,所有员工正在忙碌,为线上订单提供配送。
龙头企业提前恢复生产,为前端市场提供保障。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州申新米业有限公司组织职工提前开工,积极生产调度,确保常州市场乃至江苏市场大米及畜禽足量供应。红梅乳业有限公司,是全市唯一一家保持生产的奶企,企业总人数210人,维持生产120人,正常生产能力50吨/天,疫期产能为10吨/天。为配合政府管控疫情,企业操作工大多是本地人,生产线正常,人员都进行排查清理,没有湖北、武汉的外地人,出常36人,有8名在外员工暂时不回常。
江苏一号农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春节间持续坚持正常市场供应,年初四复工,日供新鲜蔬菜2万斤,是平时蔬菜供应量的2倍,并从1月27日起上线“抗疫”蔬菜箱业务,实行果蔬、大米、杂粮配送上门服务。农场购物中心店坚持每天营业,方便群众采购。在价格上,“抗疫”期间,一号农场所有农产品价格平稳,部分商品开展“第二件半价”活动,比前期价格更优惠。一号农场CEO姜方俊表示,所有一线的工人和物流工作组都在加班加点,确保主食和鲜蔬的正常供应,尽最大努力满足群众对食材的需求。物流方面,公司在不断壮大后备力量,确保配送准时。
线上点单,惠民蔬果送货上门
疫情防控期间,常州蔬菜在田面积16214亩,因道路交通管制、人员管控,预计蔬菜滞销面积将达到60-70%,滞销量7254吨,造成经济损失6913万元,涉及生产主体400多家。针对蔬菜滞销情况,常州政府和企业强强联合,共同帮助菜农解决田间蔬菜无人采摘、蔬菜无法出村以及卖不出去的问题。
积极协调人员保障蔬菜采得出。积极帮助其联系当地合作社进行委托管护,同时积极发动机关党员干部,在切实做好防护工作的前提下,安排党员义务到田间采摘蔬菜。
畅通绿色通道确保蔬菜运得出。根据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办理交通运输通行证,畅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目前,全市累计发放鲜活农产品和重要农业生产资料通行证745车次,确保菜品运的出。
打造销售平台确保蔬菜卖得出。启动常州菜篮子惠民公益行动,成立农产品产销对接团队,由政府牵头,电商平台主导,邮政物流保障,免费帮助蔬菜生产企业(基地)、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专业户等本地生产经营者对接市场消费端,开展当地农产品“线上轻松下单、物流及时配送、线下便捷取货”的保供公益行动。2月8日该活动一经推出,已有近百家农户报名上线,首批测试提供的300单农产品被“秒抢”。
在线申请,金融服务足不出户
2月9日,常州市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助力企业恢复生产的意见》,推出20条措施,其中特别指出强化农业企业扶持,各银行机构积极响应“抗疫情、保民生”的政策号召。
主动全面排查抗击疫情农业企业,搭建绿色审批通道。农业银行作为支农惠农的国有银行主力军,了解到江苏一号农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春节期间日供应市场新鲜蔬菜8吨,对流动资金需求较大,第一时间主动对接,加急办理, 2月10日当天放发了700万元流贷给企业。自1月20日以来,该行已向53户民生保障类客户,共发放贷款5100万元,助力农产品生产、采购、流通等,保障市民“米袋子”“菜篮子”等农产品日常供应。
江南农商行在疫情发生后,立即组织摸排企业需求,对有需求的农业企业和种养殖户增加授信。常州万绥粮油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从事水稻,小麦种植,收购,贸易,水稻加工,经营“郑义兴”大米销售,为支持该企业保障民生供应,该行为其提供快速审批绿色通道,授信1440万元,目前提款1000万元。并为从事养殖业的孙某,新增授信至40万元,全力保障客户疫情期间的水产品的供应。
多措并举,提供便利金融服务。农业银行常州分行借助金融科技,应用“农e贷”等“纯信用”线上金融产品,手机申请,自动授信,随用随贷,让农户足不出户即可获得便捷金融服务。农行掌银还在农行扶贫商城为市民提供了惠民蔬菜,由邮政快递直送到客户所在区域,让市民在家就能获得云南农家自种现摘的新鲜蔬菜。为缓解农业企业面临的疫情冲击和自身经营双重压力,江南银行建立了疫情防控应急融资工作机制,以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为出发点,完善成本分摊和收益分享机制,加大农业企业贷款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幅度,降低贷款内部资金成本。
交汇点记者 蔡炜 万小珍
通讯员 常金宣
编辑: 万小珍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