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检验学部 陈欢欢
整理: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医学中心 周浩
2020年2月11日,小雨转阴,武汉金银潭医院。
一早上手机不停地在响,但是我整个上午都在紧张地训练穿脱防护服,没有去接,因为今天我将要踏上战场,此刻想做最后的临阵磨枪。
虽然江苏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已经入驻一周了,但由于前期检验场地协调、物资协调、流程协调等问题,今天我们才有机会真正面对病毒,和战友们并肩作战。我知道一线的医护很需要我们,我们缺席太久了,今天终于等到了战斗的时刻!
饭点,训练结束了。我拿起手机,那一瞬间,我的眼眶湿润了。
未接信息里,有同事和好友发来生日祝福;也有科室录制庆生短视频;更有孩子和父亲从千里之外发来的加油声。窗外大街上行人寥寥,今日武汉的天气又有点阴沉,但我的内心充斥着千里之外的亲友送来的热烈和感动,这一刻我充满了干劲。
自从2月4日晚到武汉以来,我仿佛真的成了英雄,做了楷模。手机里充斥着领导、同事、亲朋好友发来祝福和安慰;也有无数注意防护、注意健康、注意休息的殷殷嘱托,更有早日凯旋、战胜病毒的殷切期盼。在内心既有感于他们最真诚的祝福,最沉重的希望,也隐隐有一丝不安和惭愧。因为我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仅江苏省内就有一千四百多名同道支援武汉,我不过就是这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若说有特殊,那么我是一位党员,是党员就该冲锋在前,责无旁贷。
最让我心存感恩、砥砺前行的是科里的许多同事把自己购买的防护物资送给我,甚至有一位同事家属直接开车把N95口罩送到我手上……可以说,我不是一个人来武汉,我的身后站着所有的检验科同事,他们把所有的希望、祝福和期待都塞进了我的背囊,在这片战场上陪伴我、守护我。
我知道我现在正在做的这件事,是我36岁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让我倍感欣慰的是,我的父母、我的夫人、我的37个月大的女儿都很支持我去完成这件事。我在这里战斗过、生活过、笑过、哭过,这将会是我一生的财富。有过这段经历,当我回首往事时,既不会由于未曾经历而悔恨,也不会因为袖手旁观而羞愧。这会成为我的故事,当我和女儿聊天的时候,我可以毫无愧疚地对她说,人生需要试着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以丰富她的内心和人生,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一直很喜欢Westlife的一首歌曲《Angel》,里面有一句歌词“For a break, that would make it ok”,我想把它献给所有的武汉市民,让他们休息片刻,一切都会变好。因为我们来了!
我一遍遍看着视频里女儿用稚嫩的童音向我呼喊,为我打气:“爸爸,武汉加油,武汉加油!”我的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必胜,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必胜,武汉必胜!
编辑: 王慧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