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古人过端午节,会做什么?穿上汉服,在孩子眉心点上雄黄,包上一锅粽香满溢的粽子,再佩戴上能提神醒脑的香囊……6月12日,延续了千年的传统端午节,在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道皮市街“重演”。
一场古风汉服秀,宛如古代“T台秀”
6月12日下午,皮市街。一场传统的端午祭典正在上演。
上香、鞠躬、敬天、敬地、洒酒祭江、念祭文,一个传统的端午节回来了。
祭拜结束后,汉服同袍们手执艾草、菖蒲,列队巡游皮市街,引得“满堂喝彩”,观众高举手机,“咔嚓”之声不绝于耳。
“我从山东来扬州游玩,也是第一次来到皮市街。”山东游客张达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汉服秀”,在他看来,宛如一场古代的“T台秀”。
好奇、感兴趣,几乎是所有游客的同感。“太久没有过过这么传统的端午节了。”扬州本地市民许璐说,除了还包粽子,现代端午节已几乎看不到传统习俗的印记了。
八大网红打卡点,过一个别样端午节
点雄黄、包粽子、佩香囊、制宫灯......皮市街上,设置了八大网红打卡点,每一打卡点前,人潮涌动。
端上一杯美酒,小酌一口,手指沾上酒,在儿子面庞手心涂抹一番,高先生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点雄黄”。对于这样的体验,高先生说,他会记忆终身。
和孩子一起体验包粽子,制作龙舟、宫灯,佩戴上香囊,听一曲琴瑟幽鸣的古筝奏曲,选一张致敬祖国的卡片,写上对祖国的祝福,祈求家人幸福安康.......昨日的皮市街,一堂大型“亲子课堂”。
“我认为,这个活动办得很有意义。”许璐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孩子已经不了解传统文化习俗。如此多习俗集合在一起,能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寓教于乐。
“复刻”出传统端午节,皮市街要“回归传统”
“皮市街是一条老街,对于这条街的打造,我们要注重回归传统。”东关街道党工委书记程锐说。
皮市街拥有久远的历史。明清时期,这里因皮具商人聚集而得名。百余年来,传统元素在这条街上不断涌现。
从2013年浮生记落户开始,越来越多的文青选择把“家”安在了皮市街。边城书店、扬州慢,越来越多文艺范的“网红打卡点”齐聚皮市街,逐渐形成了文创产业集聚地。
“我们要把传统文化元素,与文创产业结合起来,让皮市街成为扬州文化一条有代表性的街巷。”程锐表示,通过前两期“皮市集”的举办,已经积聚了一定的人气,未来会通过定期举办活动,让传统文化元素,在这条古街上熠熠生辉。
通讯员 东关 施华健
交汇点记者 张晨
编辑: 李鑫津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