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起,“潮起最美海岸线”全国沿海省份融媒体新闻行动正式启动。5月30日,采访团第二站来到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2022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达12.61亿吨,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达3335万标准箱,稳居全球第三;完成海铁联运业务量超145万标准箱,年均增长速度居我国沿海港口前列。
30万吨级巨轮可自由进出的天然良港
记者在宁波舟山港集团北仑第一集装箱码头看到,长达2215米的码头岸线上停满了集装箱货轮,运送集装箱的卡车川流不息,数十台桥吊正不停地将集装箱堆放到货轮上。不远处的矿石中转码头上,来自巴西、澳大利亚的货轮正在卸船,两条皮带24小时不停运转,就可卸下10万吨的矿砂。临近的海铁联运作业场,内地的货物通过火车运到这里,龙门吊将集装箱转运到集装箱卡车上后,源源不断地送上货轮,运往世界各地。
据宁波舟山港集团党群工作部副主任史国军介绍,宁波舟山港由镇海、北仑、大榭、穿山、梅山、金塘、衢山、六横、岑港、洋山等19个港区组成,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核心港区主航道水深在22.5米以上,30万吨级巨轮可自由进出港,40万吨级以上超级巨轮可候潮进出,是世界上少有的深水良港。现有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超200座,5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特大型深水泊位超120座,是中国大陆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考察时强调,宁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宁波舟山港始终牢记嘱托,砥砺奋进。截至目前,宁波舟山港的国际集装箱航线已增至300余条,辐射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其中“一带一路”航线超120条,2022年累计完成航班4700余班次,月均完成箱量超109万标箱。
服务内地方面,目前宁波舟山港已成为中国海铁联运业务量第二大港、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拥有海铁联运班列23条,近至浙江、江苏,远至河南、江西、安徽、陕西、甘肃、新疆等,业务范围涵盖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3个地市,进而延伸至中亚、北亚及东欧国家。2022年,宁波舟山港海完成铁联运业务量145万标准箱,箱量位列全国第二,稳居南方港口第一。作为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的主战场,铁路北仑港站完成了82.1万标准箱的作业量。“江苏河海航运、公铁交通非常便利,经济也非常发达,是宁波舟山港的重要货源地和目的地,我们也期待和江苏继续加强合作。”史国军表示。
绿色港口建设刻不容缓
矿砂的粉尘、货轮的油污等等,难免会对海岸线造成污染。已在北仑矿石码头分公司工作了20年的袁海立还记得,曾经矿砂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漫天都是,“窗户都不好打开”。
痛则思变。北仑矿石码头分公司积极开展扬尘治理,新建防尘网4736.2米,新增皮带机廊道封闭2200米,干雾喷淋设备实现作业全过程本质抑尘。同时,堆场数字化管理系统等也能显著降低流动机械作业粉尘污染。如今,这里的空气质量已大幅改善,透过不断作业的卸船机,还能看见碧海蓝天。
与此同时,宁波舟山港积极推进一系列优化措施,推动约50%的停靠船舶使用岸电,从而减少船舶对柴油等能源的使用,减少碳排放和柴油污染;新建3万立方米的污水收集处理水池,实现污水回用、达标排放和减量排放;累计投放3291.6万尾对虾苗等,推进港口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新增或更新流动机械,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动力;推进太阳能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港区的应用研究。
面朝繁忙的太平洋主航道,背靠中国大陆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坐拥“服务世界”的全球视角,宁波舟山港,正不断勾画着港通天下的航运贸易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肖雷
编辑: 吕鑫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