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江苏出现农产品滞销卖难情况。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加强疫情期间农产品滞销卖难情况调查,发挥江苏省农产品产供信息报送查询平台(“苏菜直通”)的帮扶助农作用,及时为滞销农产品“牵线搭桥”,促进产销顺畅衔接。
目前,“苏菜直通”平台收到来自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等不同主体发布的农产品产供信息,日均达4000余条,其中存在不少滞销农产品的信息。滞销农产品多为蔬菜、果品和水产等,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吴昊分析,主要滞销原因有三点:一是台风和疫情影响导致物流不通。在台风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打击下,多个区域封闭了出城高速路口,很多面向城市发展的休闲游、农家乐,观光旅游的客人骤减,大量农产品积压在田间地头,无法及时储运。二是农产品集中上市导致销售不畅。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季节性,大量农产品同时上市,物流和储运体系一旦稍有中断,就会引起较为严重的积压滞销,近期受多因素影响,物流压力大,农产品无法及时运入市场。三是部分产品知名度不足导致销售渠道不广。不少农产品缺乏产品包装、销售推广、品牌营销等环节,致使品牌不够响亮,大众知名度不高,市场对产品认可度一般,即使是好产品也卖不出去或卖不出好价格。
省农业农村厅联合邮政、顺丰、江苏有线等企业,以及省互联网协会、省快递协会等,有针对性地开展资源协调、平台对接、直播助销等活动。省互联网协会组建“苏货直播助力群”,汇聚各类头部电商、物流企业、媒体大咖等,帮助溧水、浦口、洪泽等地农户组织策划宣传农产品助销活动。省邮政公司在“邮乐网”平台搭建“抗疫情、助销售、保供应”专区,内设农产品公益助销专区,助力滞销农产品推广,仅南京地区已累计助销农产品近10万斤。各地邮政分公司也与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合作开展助农直播、社区团购、职工内购等活动,持续做好帮销配送工作。南京顺丰上门调查滞销农产品包装和物流情况,一边帮助组织销售,一边帮助解决物流方案。截至8月8日,南京顺丰抗疫助农已销售1.1万斤,协助高淳,溧水,江宁禄口、铜山运出快递1939单。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作为,全面调查滞销农产品在田在库情况,特别是生鲜农产品滞销情况,组织需要帮扶助销的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利用“苏菜直通”平台及时填报信息,发动本地电商企业、直播基地、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等,建立多对一帮扶机制,联合开展直采直供、订单配送、社区团购等对接活动,助力滞销农产品出村进城。
南京市向全市农业经营主体发放了《致全市农业经营主体的倡议书》,同时对接协会、媒体、电商企业等多个线上线下平台,推动基地和需求企业对接,并在多家新闻媒体上发布助力销售保供宣传报道数十篇,多渠道帮助果农扩大销售。截至目前,各大平台累计已与30多家水果基地谈成合作。“食礼秦淮”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门开设地产水果销售专栏,通过社区团购+线上销售方式,已帮助滞销水果销售数十吨。南京市各区也积极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如溧水区开展的“助农有‘溧’——2021溧水地产优质水果助销”活动,为溧水果农助销近100吨水果。浦口区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本地电商平台进行网络宣传,8月3日—5日帮助果农销售葡萄、梨70吨。六合区“茉莉六合”整合六合10余家果蔬基地资源,充分发挥电商直播基地线上销售优势,截至目前,已配送3.8万份果蔬大礼包,服务了3万多户次。
镇江市赴各产地开展葡萄、桃、梨等鲜食水果产销调研,掌握当前产销形势,联合媒体开设专栏,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并计划举办“丁庄葡萄”信息发布产销对接会、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电商平台帮扶活动等系列助销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助销农产品销售额约1.7亿元,其中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约400万元。淮安市洪泽区农业农村局与交通管控部门协调,开通绿色通道,通过新媒体广泛发布消息,争取社会各界前来团购,主要销售不宜久储的西瓜、葡萄、梨、黄桃、鸡蛋等农产品。目前这些滞销的农产品已经销售近半,大大缓解了当地农民的困境。无锡市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及时掌握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滞销情况,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远程技术服务,指导农业经营主体运用“锡菜通”“淘江阴”“筷牧优鲜”“邮全澄”等网上销售平台,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供应。盐城市建湖县全面摸排调查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急待上市销售的农产品种类和数量,针对当地农户葡萄滞销问题,建湖县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建湖“农务通”APP、网络平台、微信等途径发布供销葡萄信息。同时迅速指导农户下载“农技耘·苏菜直通”手机APP,利用该平台发布供货信息,短短两天时间就销售近万斤葡萄。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琼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编辑: 田墨池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