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关键词:共享
回首走过的2022年,共享是当之无愧的高频词。2月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以共享办奥作为理念之一,各地点燃的冰雪运动热情,国际上“一墩难求”的盛况,见证着北京冬奥分享给人们的快乐。12月,大家同心战疫,小区群里药品在接力,街头巷尾现身共享药箱,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一件件解急的物资,印证了共享理念对社会治理的重大意义。从年初到岁末,共享的主旋律响彻人间,也在记者的笔下变成一个个故事。
共享的故事,从一只小龙虾的“华丽转身”说起。
好山好水出好虾,说起盱眙这座“龙虾之都”,大家津津乐道的是每年如约而至的国际龙虾节,还有盱眙龙虾不断创新的口味。而对当地农户来说,盱眙龙虾是生计,更是希望。
去年8月,记者跟随“新发展理念在江苏”调研课题组走进盱眙,听当地一家龙虾企业的负责人於新凯介绍龙虾产业。出人意料的是,他一开口,谈的不是自家企业的“生意经”,而是养殖户的“增收账”:“盱眙龙虾的品牌效应让养殖户得到了真实惠,比外县市的价格每斤要高两到三块钱,亩均效益高好几百块钱!”
不要小看这高出的几百块亩均效益,在盱眙,小龙虾养殖面积超80万亩,全县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从事与小龙虾相关的产业。这多出的几百块亩均效益,也许能圆一位父亲的汽车梦,让一位母亲持家更从容,让一位学子能安心备战考研。从“虫”到“宠”,从农产品到“大单品”,龙虾擦亮了盱眙的名片,惠及了盱眙的广大人民,点亮了农户的希望。
一只龙虾,串联了养殖户的勤劳致富梦、企业家的实业报国梦和消费者的幸福生活梦,像这样的共享歌谣在江苏大地上处处传唱。在南通市强村加油站,“壮村”资金用于打开农产品销售新渠道,对应的54个经济薄弱村,已渐渐增强了“造血”能力;在泰兴市广陵镇,行业“能级工资”集体协商不仅增加了职工收入水平,更激发了大伙儿锤炼技能的热情,让工匠精神反哺企业;在张家港南丰镇、淮安刘老庄镇、常熟蒋巷村……村支书带队、新农人带头,让村民们在共建共享中,蹚出一条共富路。
共享的时代,能共享的不仅是单车和充电宝,更是机遇与未来。
共享,还意味着把时代红利分享给所有人,让老年人不被时代甩在身后。
去年9月,记者在初秋的闷热天气里,来到南京郑和公园调研老小区的养老对策。公园里,绿意盎然,银发跃动,已接近午饭时间,老人们仍然不疾不徐地读报聊天、对弈饮茶。莫非这些老人家不用自己做饭?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询问了一位怡然自得的夏姓老人。
“做饭?不用不用,公园里一个养老机构给我们配餐。我跟你说啊姑娘,我们这些小区以前被称作‘老破小’,现在都摇身一变成为‘养老小区’,我的那些老姐妹可羡慕着呢。”夏奶奶略带兴奋的话语,道出了养老有着落带给老人的幸福感。
记者随即找到了这家养老机构,采访了负责人黄桂华。原来,早在2019年,秦淮区就将郑和公园的一处闲置建筑提供给该机构使用,建成了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现如今,这里的中央厨房每天能为周边几十处助餐点提供配送服务,很受老人欢迎。
饭点已至,50多位老人开始排队用餐。黄芪老鸡汤、清炒虾仁、淮安软兜、松子烧卖,十几种菜式,飘出阵阵香气。“一餐十几元,比市场价便宜,又营养健康。”黄桂华介绍说,因为有政府补贴,70周岁及以上计生特扶老人和百岁老人等“五类老人”,还享有低至数元一餐的专属特价。
共享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口袋富,更有脑袋富。记者在去年的调研中,采访了南京梅兰芳京昆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孔健。
孔健的母亲汪小丹女士,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南京昆曲社社长、甘家京昆的传人,与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是世交。多年来,汪小丹女士经常到大学校园、报社、电台和电视台进行艺术传播和业务辅导,每逢周末,还组织甘家票社活动。现在,孔健继承了母亲的心愿,致力于弘扬昆曲这一优秀中华传统艺术瑰宝。组织一场街头昆曲快闪,招收一些昆曲爱好者研习,把昆曲带进中小学校园,这些活动,在她看来既有意思,也有意义。她说:“把京昆艺术的美好带给更多人,是甘家后人的责任。”
立业,民生,文化,记者讲述着共享带动共富的故事,也接受着新发展理念的教育。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深厚的共同富裕基因,“权有无,均贫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无不讲述着“天道酬勤”的创业精神和“为富当仁”的道德取向。上下五千年,只有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的共同富裕梦想指出了清晰的实现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共享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这怎能不叫人豪情满怀、壮志凌云?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时代,一定有更多的共享故事等待记者去讲述,有更多的共富果实等待我们用辛勤劳动来采摘。这些美好向往,像注定来到的春天般,一定会如约而至。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袁媛
编辑: 韩宗峰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共享是当之无愧的高频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