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为期5天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开幕。本届动漫节集聚120余家相关企业,展示境内外优秀原创漫画、动画、游戏、上下游产业链等多维度内容。江苏动画展馆组织10家动画相关机构参加,带来30个动画作品展示,其中15个为新动画项目,以聚焦现实的创新表达展现了江苏动画的品牌形象。
链接现实,
峥嵘岁月“走新”更入心
丰满的故事、生动的人物和贴近情感的叙述方式,让江苏主旋律原创动画在本届节展受到欢迎。江苏省总台优漫卡通卫视带来的《你好!辫子姑娘》,从渡江战役中为解放军撑船渡江的平民英雄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切入,以小见大地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画卷。新动画项目《红色印记》选取横跨百年的革命文物,链接众多继往开来的历史瞬间,传递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和革命精神。
“如何创新呈现厚重甚至是沉重的红色主题,我们可谓绞尽脑汁,最终选择了让文物‘说话’,让历史重现。”优漫卡通卫视副总监丁爱平告诉记者,团队还将借鉴“博物馆奇妙夜”等数字化展现方式,在观看中融入互动元素,让观众沉浸式重回峥嵘岁月。
由中华五千年动画文化工程促进会发起的动画项目《百年英雄》亮相本届节展,讲述建党以来为国家而奉献的中华儿女的故事。“在忠于英雄事迹的基础上,我们为角色增添青春设计感、融入英雄背后鲜为人知的生活经历,让人物更加真实可感。每集结尾都呈现一段与故事对应的和平年代画面,直观展示革命前辈们的贡献及影响。”出品方、苏州智杰数字动画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震表示,不断创新表达,贴合当下观众的情感想象、审美体验,才能让红色故事直抵人心。
此次节展上,杭州淳安下姜村举行了中国动画学会采风基地授牌仪式,邀请观众实地观看动画剧集《下姜村的绿水青山梦》。这部紧扣时代的杭产动画,从当今青少年的认知视角描绘乡村振兴,融入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点,内核同样离不开“真实”。始终保持对现实的高度关注,才让如今的主旋律国创动画与时代同频共振,让崇高的价值和美好的情感走进观众心田。
古今对话,
寻找传统文化的时代韵脚
在传统文化中注入“古今对话”的价值理念,让国创动画更有内涵。当观众的目光投向无锡广播电视集团的动画作品《沙孩儿》,便可以在无锡惠山泥人“大阿福”的带领下饱览江南美景,在清新隽永的意境中感受“山川有灵”的传统民间文化。“《沙孩儿》借鉴了众多民俗元素,鲜活生动,富于江南形色;其中间或插入锡剧清板、民乐二胡等非遗元素,充满吴歌之风韵。”该作负责人、无锡广播电视集团(台)新媒体中心动画部主任寇丹表示,“融合‘活’的江南特色,让传统文化在动画蓝本中生机勃勃。”
着眼于历史文化题材的江苏动画,在创作中融入时代之精神,展现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文化传统,让当下观众建立起和传统的深厚链接。苏州铁米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江豚先锋队》诞生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之际,借“微笑天使”江豚娓娓道来关于长江的传说和歌咏,让文化长江生生不息地流淌。南通妙吧影视动漫有限公司的《诸葛亮之定军山》,让一只“朱鹮”作为观众的化身,在创作中融入现实中汉中特色文旅资源,从现代视角解读三国历史,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心灵启发。
本届动漫节上,杭州玄机科技公司的《秦时明月》、上海美影厂的《中国奇谭》等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创动画成为亮点;浙江中南卡通展区内,许多观众通过体验裸眼3D大屏、数字全息舱等新颖形式,与“苏东坡”共赏诗词,倾听《苏东坡与杭州的故事》……对业界而言,充分关照现实,发掘和体现时代性,无疑是今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表达的趋势之一。
和而不同
文化传播的“人格化”表达
致力于用动漫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本届节展上,文化交流题材动画创作亮点纷呈。苏州欧瑞动漫有限公司的动画作品《我们的合奏》,讲述三个来自中国的好朋友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之旅,以美食、建筑、绘画、音乐等通俗易懂的文化元素作为每个小故事的切入点。“有一集中讲述了塞尔维亚有名的民间工艺皮罗特毛毯意外受损,三个主角用中国传统的编织工艺修补了残破的部分。”苏州欧瑞动漫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赟介绍道,“我们希望用这样富于文化厚度与情感温度的新表达,传达‘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主题。”
《我们的合奏》是一部国际合拍的动画片,作为中国制片方,欧瑞动漫的合作方遍及“一带一路”国家的传媒或动漫机构。此前,欧瑞动漫和沙特文化新闻部联合出品的《孔小西和哈基姆》就实现了中国动漫在沙特阿拉伯“从无到有”的突破,在当地迅速掀起“中国热”。新时代的中国动画,为何受到海外青睐?赵赟表示,这离不开中华文化优渥的土壤。“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我们有足够的文化自信,让外国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体悟中华文化的精髓。”
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虽然时期不同,却无不体现出多元、包容、和谐的文化价值观。苏州腾麟影视有限公司在创作本届参展动画《华光之路第一季博望侯张骞》时,团队最头疼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如何“落地”。“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微言大义,落实到影像化上,角色设计、人物关系、情节表演等细节都要自己补,有时候构思几天写不出一个字。”出品方负责人、七武文娱创始人殷玉麟说。团队通过合理贴切的想象,重新构筑出青年张骞的形象,将当时两百多人的出行使团抽象凝练为几个志向一致的同行伙伴形象,用一个个趣味十足的西行故事拉近观众群体与遥远历史的距离,在共通的情感想象和体验中呈现他国文化,展现中国精神。
本届节展现场,《伍六七》《罗小黑战记》等优秀国产动画作品与全球优秀动画同台竞技。近年来,具有鲜明中国风格、同时适合儿童与成人观看的“现象级”国漫频出,迅速在国外产生影响。反观主打亲子向、合家欢类型作品的江苏动画,虽然拥有相对稳定的出口数量,但对美、日等动画产业发达国家缺乏吸引力。与此同时,国创动画受众的年龄层明显拔高、青年向动画将商业投资天花板持续拉高等因素,也为江苏动画精品化发展带来压力和动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缺少“爆款”动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产业链不完善、产业端的发展潜力尚未完全展现。当下,随着动漫全产业链的重要性彰显,动漫公司积极寻求外部团队合作,拿出创意走市场。越来越多的动漫制作方选择了“造星模式”,在动漫制作之初就进行IP形象的授权布局,本届节展就有超过650个品牌IP集中亮相。在江苏动画展馆,众多的文创、衍生品也吸引了观众驻足围观、洽谈合作。“高速发展的时代更需要高质量的文创产品。”苏州奥拉动漫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青松说,“相比传统的形象授权,我们更希望进行内容授权,参与周边开发,在IP打造、品牌运营方面不断发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编辑: 姚依依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以创新带来“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