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适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南京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中,在南京老门东举办的南京首届“一带一路”国际非遗展引起注目,展览集中展示了保加利亚、印尼、韩国、越南四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特色。
保加利亚馆体现了“文化遗产+”特色,将自然遗产与文化旅游宣传相结合,展现了伊凡诺沃岩洞、博雅纳教堂、马达拉骑手、卡赞利克的色雷斯古墓、内塞巴尔古城、里拉修道院、斯韦什塔里的色雷斯人墓等文化遗产,介绍了保加利亚对历史遗迹的系统化保护;展示了斯雷伯尔纳自然保护区、皮林国家公园、喀尔巴阡山脉和欧洲其他地区的古老原始山毛榉林等自然遗产,用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展示了保加利亚优美的风光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越南馆由南京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越南籍学生Anh Thu Nguyen策展,将越南春曲、顾化宫廷雅乐、西原锣钲文化、占族制陶技艺等15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绘制成“一带一路”文化长河中的珍宝,通过非遗介绍越南文化。
印尼馆,今年是印尼非遗在秦淮区的第二次展览,文化遗产+旅游推介+非遗实物展示,吸引了众多游客。今年的印尼非遗展示增加了神秘的文化遗产婆罗浮屠的介绍,向南京市民展示了奇特、瑰丽、多元的文化特色和自然风光。最吸引观众眼球的是一件件精美的非遗展品,本次印尼领馆主要展示了Wayang哇扬戏(木偶戏)、Batik(蜡染技艺)、Angklung昂格隆(乐器)等非遗作品,取自于历史故事和神话的木偶与皮影深受小朋友的欢迎。富有民族特色的巴厘岛火舞、勒贡舞展现了多元文化特色。
韩国馆,韩国主要展示了济州海女非遗项目,通过图片+实物+文创+体验的方式,展示了济州对于不借助呼吸装置潜水捕捞海产品的济州海女的系统性保护,展现出韩国在单一非遗保护中,纵深挖掘、系统保护、多元呈现的特点。
本次非遗无界系列活动除了传统非遗的展示外,还与南京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合作,通过非遗节目展示、非遗集市展览、非洲鼓、马来西亚竹竿舞等非遗项目互动的方式,展现了马来西亚、叙利亚、博茨瓦纳、刚果(金)、赞比亚、摩尔多瓦、泰国、韩国等十几个国家的传统非遗与艺术特色。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图片由南京文旅提供
编辑: 冯圆芳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