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孔雀东南飞》是人们熟悉的乐府民歌,讲述了封建礼教压迫下一对恩爱夫妻被迫分离,最终双双自杀的悲剧故事。《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出自我国古代著名诗歌总集《玉台新咏》。在“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推出的《江苏文库·精华编》中,就收录了由著名古典文学专家穆克宏教授点校的 《玉台新咏笺注》。之所以能收入《江苏文库》,是因为《玉台新咏》与江苏关系密切,它成书于南朝萧梁时期的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玉台新咏》的编者是生活在南朝萧梁至南陈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徐陵(507-583)。他是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从小就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南史·徐陵传》说他“八岁属文,十三通《庄》《老》义。及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徐陵的文学才华非常突出,擅长写宫体诗。南朝萧梁时期,他担任东宫学士,在超级“文学青年”梁太子萧纲身边工作。徐陵的父亲徐摛也是著名诗人,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常出入东宫,创作了大量深受萧梁皇族喜爱的宫体诗。这种诗轻靡绮艳,在朝野上下竟风靡一时,时人称为“徐庾体”。萧纲为了扩大宫体诗的影响,命徐陵编选《玉台新咏》。全书共分十卷,第一至第八卷为五言诗;第九卷以七言诗为主;第十卷为五言四句小诗,是后来唐代流行的五言绝句的前身。
《玉台新咏》所收诗歌,大多为描绘闺情声色的宫体诗,仅萧纲创作的宫体诗就收录了109首,但也有不少优秀的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前面提到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叙述汉末庐江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因受封建礼教的压迫而致死的悲剧,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歌颂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反抗精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将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列为“乐府双璧”。
徐陵对女性非常重视,他将当时能看到的女性创作的诗篇和反映女性生活和情感的诗篇都收入了《玉台新咏》,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标新立异,班婕妤、鲍令晖、刘令娴等著名女诗人的作品通过《玉台新咏》得以留存。从书中收录的《上山采蘼芜》《冉冉孤生竹》《越人歌》《羽林郎》《秋胡诗》《歌诗》《娇女诗》《日出东南隅行》《皑如山上雪》等诗歌中,后人得以全面窥见古代女性真实的日常生活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她们受到封建礼教的压迫,社会地位低下,却对爱情大胆追求,对爱人忠贞不二,对强暴勇于反抗。这些作品展现了女性的柔美,吐露了女性的心声,刻画了动人的爱恋,也展示了深刻的社会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玉台新咏》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难能可贵的女性诗集。
《玉台新咏笺注》的点校者、著名古典文学专家穆克宏教授认为,《玉台新咏》是《诗经》《楚辞》以后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为后人研究汉魏六朝的七言歌行和古绝句提供了重要资料。书中选录了较多的乐府诗,这对保存南朝萧梁以前的乐府诗起到一定作用。除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样的名篇外,曹植的《弃妇诗》、庾信的《七夕》,也都因选入本书而免于失传。以《玉台新咏》和略早的《文选》(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相比较,《文选》兼收诗文,但所收的诗歌数量较少,《玉台新咏》选录诗歌则多达870首。此外,《玉台新咏》所收南朝齐梁时代的一些宫体诗,在声律、对偶、用典等方面已相当成熟,对唐诗的发展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玉台新咏》的编者徐陵一直活到南朝末年。他为人聪明机智,萧梁时期,他曾出使北魏,当时天气很热,北魏官员魏收嘲笑他说:“今天这天气,是您从南方引来的吧。”徐陵针锋相对地答道:“从前王肃到这里,替你们制定了礼仪规矩;今天我来访,又使你们知道了寒暑冷热。”一番话说得魏收非常惭愧。生活中,徐陵清正简朴,不积累家财,不置办产业,所得俸禄都拿出来与亲戚朋友共同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文风在晚年发生了变化。梁朝灭亡后,徐陵在南陈朝廷中担任尚书左仆射、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等要职,凡是国家重要文告,都由他撰写或审定。此时他的文章已变得“缉裁巧密,多有新意”,再不是早年艳丽的文风。徐陵的每一篇文章,一写出来就被广泛传诵。南陈至德元年(563),徐陵去世,享年77岁,谥号为“章”,后人为他编有《徐孝穆集》。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编辑: 王慧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江苏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