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晚,集力与美于一体的东京奥运花样游泳团体比赛落下帷幕。当日进行的是项目第二部分自由自选的比赛。最终中国队以193.5310分摘得银牌,延续了里约的好成绩,冠军不出意外地再次花落总分196.0979的俄罗斯奥委会队。
出征本届东京奥运会的中国花样游泳队8位姑娘中,呙俐和梁馨枰两位都来自江苏省,她们还曾经携手获得2014年第13届花样游泳世界杯赛集体项目和组合项目两枚金牌,这是中国花样游泳队集体项目世界冠军零的突破。5年前,她们还曾出征里约奥运会,获得集体项目银牌。
花样游泳团体比赛由团体技术自选和团体自由自选两部分构成,两部分分数相加确定名次。在8月6日举行的团体技术自选比赛中,中国队表演“追梦”以96.2310分排名第二。在自由自选的比赛中,中国队表演“巾帼英雄”获得97.3000分,两个环节的高分,助力中国队登上了领奖台。
从技术自选开始,最后出场的中国队的表演总是别出心裁,在东京水上运动中心舞出了一番“中国风”。技术自选表演“追梦”由《我爱你中国》的背景音乐改编,以“我爱你中国”的歌声开始。姑娘们希望在奥运会上,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魅力,“追梦”既是中国健儿的梦,更是中国梦。自由自选表演“巾帼英雄”是自编曲目,从《穆桂英挂帅》等传统作品中汲取灵感,充满传承中国韵味。姑娘们动作整齐划一,挺举完成质量高,美丽而有力量。央视解说不禁赞叹,“我们花样游泳队的运动员们、教练员,你们也是巾帼英雄!”
这是一个平均年龄26岁,并不算年轻的队伍。呙俐和梁馨枰携手队友黄雪辰、孙文雁、冯雨、尹成昕、肖雁宁、王芊懿摘得银牌,虽然略有遗憾,但也尽力再一次缩小了与强手的差距。在双人项目上获得银牌的黄雪辰和孙文雁已经是31岁的老将,28岁的呙俐和27的梁馨枰也从小将成长为了花游队的中流砥柱,“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美丽的背后,必定是汗水的付出。
呙俐的启蒙教练、国家级教练员、花样游泳国际裁判员、南京玄武区体校校长黄春宁谈及爱徒,向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娓娓道来。南京姑娘呙俐在幼儿园大班时接受了艺术体操的训练,2000年前后南京市花样游泳队成立,她被选拔改练花样游泳。“虽然她身材条件不是那么突出,但是她很有拼劲,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是我们队里的‘拼命三郎’,”黄春宁介绍道。小学三四年级左右,她便和南京老乡、一同参加里约奥运的中国花游队员顾笑携手征战全国青少年大赛,屡屡获得好成绩。“花样游泳是全方位的训练,既要注重艺术性,又要兼顾游泳的心肺训练,此外还要重视学习,当时呙俐无论训练还是学习成绩都很好。”黄春宁连连赞叹。
2006年呙俐进入江苏省花样游泳队,师从教练王芳。值得一提的是,王芳正是现中国花样游泳队集体组主教练、江苏省花样游泳队主教练,正在随队出征东京,同时她也是黄春宁作为启蒙教练,培养出的另一位优秀运动员。黄春宁、王芳和呙俐三人感情很深,“王芳、呙俐的家人、顾笑还有我,我们有一个微信群,大家经常在里面聊天,我们还约好一起看呙俐的比赛。”呙俐出征东京前,黄春宁还发微信给她“一定要享受奥运会,疫情防控下,注意安全。”“一定不负众望,加倍努力。”弟子呙俐回答道。
梁馨枰6岁时,来到家乡淮安的城南体育场学习游泳,当年在那做游泳培训的唐利阳一眼发现了她“腿长、个高,特别是内在的气质明显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我第一时间就把想要带梁馨枰从事游泳训练的想法告诉了她的父母,”梁馨枰的启蒙教练唐利阳回忆,几经沟通后,她加入了当地的游泳队。“梁馨枰的确是学游泳的好苗子,短短两年时间就将自由泳、蝶泳、仰泳等学得有模有样。”
2006年左右,唐利阳希望弟子在更高的平台上锻炼,带梁馨枰到了省花样游泳队。“刚到南京的时候,省队教练对她还是比较认可的,但是由于一点花样游泳的基础都没有,省队教练就还是让我带回淮安先打基础。”唐利阳不死心,在省队训练房外面等了好几个小时,说服了教练,最终破格把梁馨枰留在了省队。2014年左右,梁馨枰开始作为中国花样游泳队一员,代表国家,站在项目最高水平的赛场上为国争光,也让唐利阳觉得当年的付出没有白费。
“花样游泳是一个成熟周期长、难度较大的项目,大赛设项少、竞争激烈、场地要求高、队员们要常年泡在27度左右的水里,两位选手在省队里面属于基本功比较扎实的,吃过很多苦。”江苏省花样游泳队领队吴晓明向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介绍,运动成绩优秀的同时,两位姑娘也是妥妥的“学霸”,今年梁馨枰刚刚从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毕业,呙俐在北体大冠军班研究生毕业,两位还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如今江苏省花样游泳小运动员们眼中的榜样。
在东京,梁馨枰度过了自己的27岁生日,南京体育学院、江苏省花样游泳队也给她送去了真挚的祝福。吴晓明介绍,东京凯旋后,二位选手将马不停蹄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期待她们为国争光、为省添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姚依依
图片来源:新华社
编辑: 陈洁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