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近日揭晓,常州市金坛区建昌红香芋协会会长蔡冬生成为江苏省唯一获奖者。
12年前,蔡冬生接棒父亲创办的建昌红香芋协会。近年来,“健倡”牌红香芋先后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江苏十大人气地理标志品牌、江苏好杂粮金奖等奖项。随着品牌知名度与产品美誉度的提升,建昌红香芋供不应求,带动周边1000多户芋农种植5000余亩。
人人都能种出有科技含量的红香芋
昌玉红香芋专业合作社成立初期,只有16户愿意加入。如何赢得农民的信任?蔡冬生不仅免费为芋农提供纯正的苗种,还把价格提升到4元每斤,种植的亩效益由原来的3000元增加到10000元,户均增收5万元。芋农们尝到了甜头,纷纷加入合作社。
2014年,蔡冬生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先后投入70多万元,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进行规模化种植。利用专业优势指导当地农户科技种植,免费为农民提供科技技术培训,花了10万元制作科技书籍发到农户手中。在病虫害防治上,蔡冬生专门请来南京农科院、南京野生植物研究所的专家当顾问,进行包片、包户并面对面解惑答疑,适时处置种植、病虫害发生等突发事件。为了方便芋农理解,蔡冬生不厌其烦地到田头挂图讲解,切实提高农民应用实用先进技术水平。红香芋生长期间,他还制作了音频宣传资料,亲自开着三摩在田间村头循环播放。
如何做到农产品持续上新?蔡冬生做出了“在新品种研发上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实践。与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土壤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等大专院校、科研所合作,以科技力量建设建昌红香芋品牌、提升品质。2016年蔡冬生被江苏省农业专业技术协会评为“2015年度优秀乡土人才”、2020年蔡冬生被省科学技术厅授予“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被中共省委组织部等授予乡土人才“三带能手”称号,被省扶贫领导小组授予“扶贫济困奖”。
多道保障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散户种植芋头要面对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蔡冬生却承诺:以每斤4元的收购价兜底。对经济上有困难的种植户,合作社免费提供红香芋种苗和小额资金贷款担保,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陈小六是连云港人,2007年携妻儿来直溪镇吕坵村落脚,从村民手上流转了5亩地种植水稻,收入微薄。2013年,他拿出2.5亩土地跟着村民学种红香芋。蔡冬生知道他缺少种植经验,没少往他家跑,在选种、病虫防治、销售上支了不少实招。陈小六喜滋滋地说:“一亩地纯收入1万元,相当于种植水稻、小麦10倍以上的利润。如果没有蔡社长的帮助,我家不可能在短期内脱贫。”现在,他把种植芋头的面积扩大到7亩,每年能有8万元的纯收入。
合作社不仅使农户的效益得到了保证,还免去了外出销售的艰辛。直溪镇吕坵村芋农谢中淑,来自四川省彭水县,苗族人。以前她家收获的红香芋大多是自己运到常州市凌家塘市场批发给菜商,亩效益不足3000元。后来加入昌玉合作社后,享受协会给少数民族农户提供优先收购、优先培训、优先小额贷款担保的服务,每斤收购价提高0.2元。在亩效益达到了10000元的基础上,每亩还额外享受500-600元的补贴。同时,还安排她到合作社打工,每年增加2万元的收入。如今,谢中淑家里还购买了小汽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蔡冬生还组织合作社与当地经济薄弱村开展“挂钩帮扶”活动。为了帮助经济薄弱村井庄村的贫困户早日脱贫,他以每斤收购价高于市场0.5元的方式鼓励农民种植红香芋,确保芋农每亩多增收1500元。在蔡冬生的帮助下,一大批农民脱了贫,还培养了为数不少的致富带头人。几年里,合作社服务的社员已发展到600户,其中少数民族和残疾人有40多户。
把小小芋头做成地标性产业
搓开红香芋浮泥,芋头顶端色泽红润,颗颗结实饱满。“这是建昌红香芋的‘胎记’。”蔡冬生说,建昌红香芋不仅色泽独特,口感也硬度适中,进嘴有糯性,清蒸与红烧都别具风味,不像有的芋头品种一煮就烂。经检测,建昌红香芋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烟酸、磷、铁、镁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
为了进一步把红香芋产业做大,蔡冬生投入300多万元新建芋粉加工车间及购置加工设备,建成完备的质量检测化验室,着重提升红香芋的附加值,成功开发芋粉系列方便食品深加工,解决了建昌红香芋季节性销售的空白。同时,蔡冬生打开了微商与电商销售等新市场,质优价廉的诚信品质使客户与日俱增。
地标保护项目让建昌红香芋保护和发展驶上了快车道。400万元财政拨款为小品种特色农业带来巨大帮助。为此协会根据红香芋面临的紧缺发展科目,针对性实施了种苗提纯复壮、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推广三个工程,既解决了当前急难,又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每年秋天,既是红香芋丰收的季节也是芋头田里最热闹的时候,越来越多游客到建昌集镇现场体验采挖红香芋。“没想到,建昌红香芋从一个乡野小食变成网红食品、富民商品,如今又发展起乡村旅游了。”在蔡冬生的带领下,建昌“小芋头”正逐渐形成大产业,拓宽了茅山老区乡亲致富奔小康之路。2021年5月,协会所在的直溪镇以红香芋种植而获评江苏省绿色蔬菜产业特色镇。
未来,蔡冬生将进一步推进红香芋产业的规模化、机械化、品牌化、产业化生产,让百姓分享到乡村振兴的成果,走出一条集高效农业、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发展之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宇熠
通讯员 许耀
编辑: 唐颖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