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7月20日,徐工集团在徐州举行的国家工程机械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大会上发布“领航·攀登”行动计划,提出围绕科技自立自强等七个方面实施“七大行动”,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四链”深度融合带动工程机械集群提档升级,构建“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新发展格局。
工程机械产业是徐州的“一号产业”,是徐州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成为江苏重点打造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徐州形成了全球最齐全完备的工程机械综合产业链,工程机械产业营收约占全国20%。
作为链主企业,徐工的营业收入连续三年超千亿元,组建集团以来连续34年保持国内工程机械首位。今年以来,徐工的总体表现优于行业、领跑行业,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化收入占比稳步提升,13个主机市场的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6月1日,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知名资讯集团KHL权威发布YellowTable2023榜单,徐工蝉联第三位,成为唯一连续三年跻身全球前三甲的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
当前,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低迷,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出现明显下滑,需要突围破局。徐工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相互布局,打通资金链、人才链,致力于打造“创新开放、资源互补、互惠共赢、协同发展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庞大的全球资源矩阵,让各条“链”不断延展。目前,徐工拥有超过300个海外经销商、150多个服务备件中心,营销网络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徐工将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与全球高端展会、技术交流、合作论坛,共同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
聚焦产业链和创新链,两大体系展现徐工作为。一个是加快建设工程机械、商用汽车和现代服务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全产业链布局。另一个是已初步构建由徐工研究总院牵头、6大专业研究院与各产业研发机构协同的技术创新研发体系,持续打造高能级的创新载体。
未来,徐工将在起重机械等传统产业领域深耕细分领域,带动集群向高端升级,并在环卫机械等战略新兴产业,以及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等方向持续发力。同时,构建协同研发、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销售、协同配送的稳定配套联合体。积极争创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围绕应急救援、农业机械、无人驾驶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省级创新中心。此次大会上,徐工与IBM、SAP正式签约,达成战略合作,将全面推动智改数转。徐工提出面向未来探索数字孪生、软件定义等前沿数字技术,带动集群全面数字化转型。
徐工集团、徐工机械董事长、党委书记杨东升说,将始终以“顶梁柱”的姿态和“排头兵”的气魄,“链”就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为建设制造强国发挥引领支撑作用,擦亮徐州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闪耀名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岩
通讯员 王琳
编辑: 陈彤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