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写诗,在如今的社会,是一件“无用”的事情。对于学习紧张的学生而言,尤其显得奢侈。然而在扬州梅岭小学四16班,班主任老师赵艺最近做了一件事,她搜集了班上孩子小学四年以来的诗作,汇成了一本名为《星星爱写诗》的小小诗集。孩子们质朴的小诗,让很多大人感动。
被孩子的诗打动
听着妈妈严厉的
批评
我
泪如雨下
拿起铅笔
写着
面前的作业变成了
灰色
我好悲伤……
这首题为《悲伤》的小诗,作者叫刘浩辰,现在是梅岭小学花都汇四年级16班的学生,这是他8岁时写的诗。写这首诗的时候,刘浩辰只有一年级。面对记者,他讲述了当初写下这首诗的场景: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小区里的小伙伴在楼下玩,他上午就把学校的作业早早完成了,本来想着下午跟小伙伴们一起玩,可是妈妈给自己又布置了语文、数学、英语3套练习卷,最终到了傍晚自己也没能下楼去玩。
“窗外是玩耍的小伙伴,而我只能在家做试卷,当时我就觉得好难过。” 刘浩辰完成试卷后,偷偷拿出自己的周记本,写下了这首《悲伤》。“我觉得写诗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把自己的感受用笔写下来,抚慰自己。”
班主任赵艺是语文老师,从一年级一直教这个班到现在四年级。她坦言自己后来读到《悲伤》这首诗的时候,自己心里似乎有个地方被触碰到了。“那是被打动了的感觉,我能理解这个孩子的难过,甚至为他心疼。”
好在这首诗不是无用的。刘浩辰告诉记者,爸爸妈妈读到后,他们给他布置的家庭试卷少了不少。
鼓励孩子用诗表达自己
赵艺是一个有想法的年轻教师,今年28岁了。她坦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日常琐碎的事情非常多,但是她依旧选择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跟孩子们分享诗歌,鼓励孩子们自己写作诗歌。
从一年级开始,赵艺就给孩子们读诗,还鼓励孩子们用诗歌表达自己。她在班级放置了好几本自己喜欢的诗集。鼓励孩子们用周记,用诗歌表达自我。“我们梅岭小学花都汇校区风景如画,有时候中午孩子吃完午饭,天气好的时候,就会带孩子们到校园里美好的角落里欣赏风景,有时候还给他们弹弹琴,让孩子们感受到诗意。” 赵艺说。
三年级时,班上的孩子们基本十岁了,赵艺常在班级给孩子过十岁生日,虽然很简单,但是孩子们很喜欢。有一个叫姚君昊的孩子,那一天,他的同桌过十岁生日。这个同桌挺调皮,成绩也一般。“我送给你一首诗《一粒种子》。”那一天,姚君昊站起来朗读了起来:“你是一粒小种子 你是一片青苔 偶尔照到阳光 你默默生长 给了我力量 我看见你的变化 满心喜悦 就好像你不是要成为一朵花 而是要成为一棵树。”
赵艺坦言,听到诗的那一刻,自己非常感动。“虽然那个同桌成绩依然一般,但是我觉得他们俩之间的友情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相信那个同桌会永远记得,曾经有个同桌,给他写过一首小诗。”
希望用诗照亮孩子们的生活
赵艺自己也写诗,《星星爱写诗》诗集中也收录了她自己的几首。
其中一首《温柔》让人读来印象深刻:
那一天
她非常疲惫的时候
摆着一张气呼呼的脸
让自己和家人的世界
都黯然失色
她
突然间想到
可以自己对自己温柔一些
比如
选一个漂亮的杯子
给自己泡一杯热茶
心里流泪
柔软又释怀
她笑着
在心里对自己说了声
谢谢
他走过来
递给她
一个削好皮的冰糖心苹果
微笑着
看她吃完
抬起头
也笑着
对他说了声
“自己是成年人,面临很多压力,有时候难免心情浮躁,就希望诗歌让自己安静下来,同时每个孩子有自己不同的家境,希望诗歌能够照亮孩子们的生活。哪怕让孩子们养成用心遣词造句的习惯,把自己的心情记录下来,都很好。” 赵艺这样解释自己和鼓励孩子们写诗的缘故。
赵艺坦言,即使从功利的角度而言,写诗可以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提升孩子们的语文成绩。“我们梅岭小学从不比什么成绩数据,但是我所在的班级语文成绩,还不错。”她笑着说。
赵艺念了一首诗,来自班上11岁的杨宗忆《昨天下了一场雨》:
傍晚
雨下得小了一些
空气中的味道
闻起来很清爽
我扒着窗台
伸出舌头
接住了一滴
凉丝丝的
无家可归的
小水珠
“光是想一想这个画面,就很美好,不是吗?” 赵艺说。
通讯员 刘冠霖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晨
编辑: 陈静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