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是唱响基层党建的“好声音”;他们是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他们是社会基层治理的“排头兵”;他们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助推器”;他们更是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他们是谁?他们就是奋斗在无锡4700多平方公里热土上的村社区书记。
2021年,奋进的中国迈上新的征程,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一百年岁月峥嵘,一百年初心如磐。在继往开来之际,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联合无锡市委组织部推出建党百年·锡心领航 百名支书话追梦专栏。以立体化探寻无锡市村社区书记的故事,深度挖掘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所坚守的共产党员初心和使命。
今天,本栏目推出第八十七位村社区书记——曹志华,现任宜兴市湖㳇镇洑西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7年个人被评为宜兴市优秀党务工作者、2018年被评为无锡市劳动模范。他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充分发挥组织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把洑西村发展成为城市居民都向往的美丽乡村。
曹志华:捧着一颗公心,绘就“农旅融合”新画卷
湖㳇镇洑西村地处宜兴市西南部,近年来它以“生态立镇、旅游兴镇”的口号,走在乡村振兴的前列方阵。而这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他就是宜兴市湖㳇镇洑西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曹志华。自2014年7月上任以来,曹志华积极统筹产业发展,立足生态保护与农旅互动,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以农促旅,打造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曹志华刚接手洑西村村委工作之时,面对的是一个依赖低端制造业,长期吃资源饭的传统乡村产业结构。他经过实地调研发现,横跨三省交界的洑西村区位优势突出,坐拥竹海风光与“阳羡茶”文化底蕴,早在2012年,乡村旅游业就已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初具雏形。为进一步助力产业升级、“腾笼换鸟”,曹志华围绕“宜居、宜商、宜游、康养、度假”目标定位,开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
由于交通不便,龙山一度是洑西村人烟罕至的偏远地带。曹志华上任后,随着汤省线的贯通,将龙山打造成为洑西村的一张“农家乐”名片。前来投资的商户也从最初的两三家,逐渐增长到9家、60家、100家……如今放眼全村,已有130家左右的农家乐了,而龙山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民宿区。
另一头,曹志华同志带领全体党员群众,努力推进省级重点项目雅达健康生态产业园,旨在打造一流的乡村旅游度假村。然而,征地问题成为横亘在曹志华面前的第一道难关,“为保障项目顺利落地,从2017年3月开始,我们村委工作人员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周末。”截至今年,村里共征地7000多亩,涉及农户近1200多户,拆迁安置近300户,有效保障了雅达项目建设。
如今溪山山脚翠竹掩映、山水环抱,雅达小镇如一颗明珠缀落其间,成为集江南水乡古韵与现代建筑美感于一体的特色民宿区。昔日被高山阻隔的小村庄,蝶变为“入则繁华里,出则山水间”的世外桃源。在全市综合实力排名中,洑西村也从2015年的第80位跃升至2019年第57位。
夯实党建 创新“三访两定一公示”工作法
发展特色旅游,离不开党建引领。漫步龙山民宿区,“诚敬文明户”荣誉栏随处可见。在曹志华的带领下,洑西村扎实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建设”工作,在民宿经营户中成立农家乐协会,定期评选“诚敬文明户”。评选涵盖亮照经营、公平交易、精神文明建设等10条计分标准,“诚敬之星”在这片青山绿水间蔚然成风。
曹志华始终以强化班子建设为首任,落实“党建第一责任人”工作责任,践行“三访两定一公示”工作法,全力提升民生福祉。
“‘三访两定一公示’,顾名思义,就是村委会通过问卷调查、村民代表和党员座谈会三大渠道,收集群众反映集中的需求,在村两会和党委会上形成意见,上报镇政府统一商量,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公示。”曹志华介绍道,他们会同镇政府集中商定每年度不少于3-5项的民生实事工程,主要包括村庄环境整治提升、老年活动室建造、林道建设、农桥建造、涧河治理、旅游景观设置等。
另一方面,曹志华积极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先进典型,发挥组织力量,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整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开展“党员家庭户”、“党员经营户”挂牌活动,带领党员群众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曹志华强化网格管理,组织党员群众参与防疫抗疫宣传、信息摸排、夜间巡查,将村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时刻记挂在心上,助力复工复产尽职尽责,展现了一名网格长的责任与担当。
保障兜底 发展红利惠泽全村
曹志华深耕洑西村以来,坚定不移地增进民生福祉。产业升级、改善人居环境,归根结底是要让民众享受到发展红利和实惠。他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力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在村集体收入稳步提升的同时,曹志华积极扩展民生福利范围,做好村民康养工作。近五年来,共发放60周岁以上老年人零用钱257.19万元;补贴村民医疗保险费138.18万元;补贴村民医疗互助福村宝24.39万元;补贴妇女安康保险1.91万元;除此之外,用于困难党员群众照顾帮扶金达54.74万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方面,曹志华加大民生投入,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另一方面,他还号召全村,在原有的农家乐产业基础上积极发展农副产品,涵盖竹笋、杨梅、毛竹等品类,助力农业增产增收。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的靓丽名片之下,是洑西村民用勤劳致富的双手铸就而成的牢固基石。
曹志华发自肺腑地感慨道:“村委工作千头万绪,其中涉及诸多民生工程,都是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身为村支书,就不能掺杂一丝一毫的私心。”这些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一颗为民服务的公心愈发明灿。他用双脚丈量这洑西村的沃土,见证着它傲然阔步,迈向更加崭新的时代。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晓雨 段丽娟
编辑: 王娣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