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0月26日,江苏省大部分地区的好天气仿佛“复制粘贴”一样,以晴朗、微风为主,未来三天也会继续保持,但秋冬之际早晨比较容易出现雾。今早六点,江苏省不少地区就出现了轻雾,沿淮和江淮之间局部地区能见度更是不理想,其中淮安、盐城、泰州的部分地区此刻能见度都是在1公里左右。温度方面,今天早晨淮北地区气温有小幅回升,宿迁达到了13.4℃,与此同时我省其他地区温度普遍在10~12℃,户外体感上微凉,最好还是穿上一件外套。
交汇点记者出门上班时,注意到单位附近的几座大楼高处朦朦胧胧,远处的空气也被轻雾笼罩,看来大清晨的雾还没有完全散去。早晨遇上雾天,一是要注意交通出行安全,二是要注意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适当减少在外晨练的时间。到下午两点,外面天气又恢复晴好,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在20℃以上,最高扬州,22.6℃,20℃以下的只有四个地方,启东19.9℃,如东19.2℃,吕四19.2℃,西连岛18.2℃。
【雾的小知识】
想必大家都有感觉,秋冬季节的早晨容易出现雾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地面白昼时因受太阳辐射影响,不断吸收热力,在日落后地面的热力通过长波辐射释出,使近地面空气的温度逐步下降,令空气里的水汽凝结,形成无数悬浮于空气里的小水点,便形成了辐射雾。晴朗而风力微弱的秋冬晚上或清晨出现的很多就是辐射雾,在日出后不久或风速加快后便会自然消散。除了辐射雾之外,根据其形成原因的不同,雾还有几种类型:
·平流雾:当暖湿空气平流流经较冷水面或陆地时,暖湿气流遇冷混合冷却凝结成雾。这种现象通常在冬天发生,持续较长时间,有时甚至可达数百米厚度。平流雾出现时间不定,往往可持续较长时间,除非风向转变或停止,平流雾才会消散,通常发生于春季夜间。
·蒸气雾:这通常在冷空气流过较暖的水面时形成。水蒸气会很快便经由蒸发作用而进入大气层并且逐渐降至露点以下而冷凝,最后形成蒸气雾。蒸气雾通常会在极地发生,并且最常见于晚秋及早冬时的大型湖泊旁。它与大湖降雪效应及大湖降雨效应有密切关系,并且通常会生成冻雾或白霜。
·锋面雾:锋面附近的空气里的水滴或雪等降水粒子向下降至云层以下,并使水点蒸发为水蒸气,当水蒸气在露点凝固后发生冷凝现象而生成锋面雾,气温下降而导致空气饱和时亦会生成。
·上坡雾:当风将空气吹向山坡时,使其向上流动,再因绝热膨胀而冷凝时产生上坡雾。
【全国最新季节分布图新鲜出炉】
目前我国季节版图上冬天的区域超过了秋天,秋季版图前沿已推进至华南南部。今年入秋进程具有前期慢后期快的特点,华北、黄淮入秋偏晚,南京、贵阳入秋创最晚纪录,而广西等地入秋则偏早。今年入秋进程具有前期慢后期快的特点。前期由于我国南方“秋老虎”厉害,南方大部入秋进程偏晚。尤其是今年国庆假期,江南一带高温频现,江淮、江汉、江南等地入秋时间较常年大幅偏晚。南京常年9月28日入秋,今年10月11日入秋,创造了当地最晚入秋纪录。
【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未来三天全省以多云天气为主。今天夜里到明天全省多云。全省偏北风3级左右。明晨最低温度:苏南地区12~13℃,其它地区10℃左右。明天最高温度:沿江和苏南地区22~23℃,其它地区20℃左右。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实习生 陈晓颖
制图 中国天气网 江苏气象
编辑: 谢诗涵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关注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