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秋老虎”,考生们还在“春暖花开”“一叶知秋”等短语的翻译上栽了跟头。“我想不出什么词了,只好写‘flowers open themselves’”。一位考生自曝了自己在考场上的“灵机一动”。对此,张晓甜表示,“花开”有对应的单词“blossom”,“春暖花开”里,含有对考生词汇量的考查,翻译不出“花开”,肯定是要丢分的。
另一个短语“一叶知秋”,有考生给出了一个很长的句式,“When we see a fallen leave we know that autumn coming。”这位英文相当不错的考生,翻译“秋老虎”也是写的短句,“ the coming back of the hot season”。这种翻译方式,张晓甜表示了认可。“中翻英的过程中,如果是学术翻译,那么肯定是简短更好。但在一些科普性的大众读物中,通过一些句子的组合,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这种翻译方式也是可以的。”
张晓甜举了个例子,中文里的“好久不见”,曾经是学生之间开玩笑的译法“long time no see”,现在在国外已经成为常见的固定搭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理解,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英语能够成为交流的工具。因此,纠结于语法和搭配之外,同学们不妨更加重视一下译文的可读。”
复习备考不妨多关注“中国特色”
一位机灵的网友在考完四六级后感慨,冬奥会开幕式没白看。“当时满屏的24节气,都有对应的英文翻译,立秋是‘Beginning of Autumn’,立冬则相应是‘Beginning of Winter’,我牢牢地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