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警务站,俺们的生活方便不是一点!”9月22日一早,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朱集镇人刘妮就接到了跨省户籍迁移办理成功的通知。将材料交齐到家门口的警务站,回到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王沟镇的家等着,她的事就能全办妥了。
刘妮所去的警务站不是普通的警务站,来自苏鲁皖三省的民警在此同站办公,为周边群众办事提供了极大便利。今天“瞭望君”来说说这个特殊警务站的故事。
进一步山东、退一步江苏、向左一步安徽,警务站坐落于徐州市丰县西北角。站旁有口“三省井”,是1994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为抗大旱共同出资所挖。多年来,三省三县四个村都用它灌溉农田。今年5月,三省三县再度协作,在井旁建立起一座特殊警务站——来自三县的民警每天驻守于此。在这种区域警务协作新模式下,跨省户口迁移、矛盾调解等不少“老大难”问题不再为难。
01
10分钟内警察到,辖区治安无盲点
“您好!这里是三省井综合警务站……请问冲突双方是否都是砀山县周寨镇的居民?好的,请您原地等待,民警马上就来!”14日上午,一条警情打破了警务站的平静,因耕地抽水矛盾,周寨的霍某和刘某发生口角。不到10分钟,警务站里来自安徽的民警已经赶到现场。“刘叔叔,这事儿两方的意见俺都听了,依我看您老错得更多……”伴随着民警带着乡音的轻言细语,一场冲突很快化为无形。
“在三省井,这种家长里短的冲突是最常见的警情。但如不及时处理,这种冲突也是非常危险的。”孙沛是丰县公安局王沟派出所所长,亦是三省井综合警务站的最初发起人之一,基层工作多年,类似小冲突背后的大隐患常令他悬心。“就比如今天这事儿吧,民警去了发现,两人背后的三轮车里都有收割用的镰刀,一旦出警慢了口角升级,抽出镰刀来很容易弄出大事情。”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距离三省井最近的山东省单县朱集派出所也有6.2公里的路程,民警出警最快也要20来分钟。与此同时,地处三省交界也让这里的通讯信号飘忽不定,“想打山东110来的是安徽警察,警察白跑一趟俺们还得重报警,这种事之前在这太常见了。”朱集镇楚洼村居民楚昭彦的反映,让朱集派出所所长陈帅感同身受。“刑事案件还好说,治安案件异地公安没有传唤权,只能上报县局再让县局转交他省处理,一来一回一两天时间过去。要是逮到个小贼,共犯早就跑到没影了。”
困则思变。三地派出所的巡特警队长为方便沟通巡逻警情建的微信群给了孙沛灵感,打造一个省际边界“前沿哨所”的念头在他脑海里萌生。
听闻孙沛想法后,去年底丰县公安局主动牵头协调单县、砀山县公安局,提出建设三省井警务站的工作方案。在哪建、怎么建、建成后以什么形式运作……在多达十余次会商后,今年4月,三省井综合警务站正式在三省井文化公园旁破土动工,5月6日开始运行。
目前,三省井综合警务站由王沟、朱集、周寨3个派出所每天各派1名民警和1名辅警进驻,联勤联动。成立4个月来,警务站已经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有了警务站,只要在这附近,无论打哪里的110都默认警务站出警,不仅快,想报江苏警的来了山东警察的现象也再也不会有了。”孙沛笑着说。
02
麻烦事站内办,群众不走冤枉路
丰县王沟镇李六村赵庄的赵玉顺最近娶了个安徽媳妇,为了未来孩子能在县城学区顺利入学,他得把媳妇陈林林的户口从安徽迁到江苏来。“我哥也娶了个安徽媳妇,为了迁户口来来回回跑6趟,要是少带了啥又要重来,腿都要跑断。”了解了哥哥的经历,赵玉顺想想就头疼。
一眼井灌三省地,在三省井周边,像赵玉顺与陈林林一般的跨省结合极为常见,嫁娶后的户口迁移也是附近几个派出所的“热门业务”。但这几个村与朱集派出所相距6.2公里,距离王沟派出所有10公里,离最远的周寨派出所更是有16公里。此前,到派出所办个事对当地居民来说是件大事,特别是把户口迁到别的省——先要去迁入地开个准迁证,再去原户籍开个迁移证,最后还得拿着准迁证和迁移证再回一趟迁入地,办一次要花好几天功夫。
迁户口、办证和麻烦划等号,这个老观念根植于三省井附近居民印象里。当地私家车少,农用三轮摩托是主要出行工具,骑行数十公里往往要近半个小时,一路风吹日晒和颠簸且不提,中间还需经过一小段黄土小路,当记者从此乘车经过时,飞起的黄土似乎一瞬间将天都染变了色,群众来回奔波着实是件苦差事。
好在,赵玉顺的烦恼如今已不是问题。听乡亲们说家门口建了个三省协作的警务站,只要带齐材料签署托办协议,就能回家等办好了的通知,9月14日中午,赵玉顺带着媳妇整理好的粉色文件包,小心翼翼推开了警务室大门。
“那大哥俺走了哈,剩下的就麻烦你了。”“放心吧!包俺身上咧。”不到半个小时一切搞定,赵玉顺惊叹:“没想到会这么方便!”
除了方便,赵玉顺还收获了意外之喜,由于媳妇是个聋哑人,丰县公安局王沟派出所执勤民警姜娜了解后,主动提出可以上门拍摄户口迁移的照片。“警务站运转以来已为群众办理跨省迁移户口30余件。”姜娜介绍,每天轮值的民警都会把当天收集的居民材料带回所里,办好了再带回来。如有需要跨省办理的就直接在警务站完成转交,“我们多走一步,群众就少走一步。对辖区内出行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我们还有‘绿色通道’上门服务和电话咨询,给群众提供最大便利。”
虽然已运转了4个多月,但目前的警务站还不是“最终形态”。在警务站门口,记者看到了一块半人高的、标记着这里未来规划的施工示意图,休息室、调解室……更加功能齐全的警务站触手可及。
丰县公安局副局长袁枫介绍,他们计划将三省井周边群众急需的新生儿户籍办理、交通违章处理等业务都纳入到警务站日常工作中,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03
以警务“小合作”拉动区域社会治理“大合作”
在孙沛看来,日常功能之外,三省井综合警务站更是“警格”与“网格”之间的纽带。自从有了这个警务站,三地公安不光是站内合作,更将合作前所未有的融入到了当地村民的生活中。
“我真以为这个钱要不回来了!”彩礼钱纠纷顺利解决,丰县王沟镇的朱某长舒了一口气。今年8月,朱某与朱集镇贾某因婚恋问题产生彩礼纠纷。一面是江苏、一面是山东,哪边的人来都像是拉偏架,朱某与贾某谁也不服。
了解到这起跨省纠纷,三省井综合警务站民警主动参与进来。两地民警带着各自的网格员一同上门,两家人说一家话,最终贾某自愿退还了7万余元。成功化解一起可能扩大的矛盾纠纷,孙沛说起时满是自豪。
三省井综合警务站的出现并不是巧合。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与交界地区的警务协作由来已久。早在1991年,徐州市公安局就牵头召开了淮海经济区第一次刑侦协作会议,连云港、宿迁,枣庄、济宁、菏泽、临沂,淮北、宿州,商丘及徐州铁路公安处四省11个市(单位)的公安机关均有代表参会,由此拉开了四省区域警务协作的序幕。
此后,每次会议由各市轮值主办,通过协作例会的形式不定期推进区域警务协作。2005年12月,徐州市牵头召开了第一次苏鲁豫皖治安合作会议;2009年牵头召开苏鲁豫皖周边十市指挥中心条线警务合作会议,进一步拓展了警务协作的内容和领域。2011年由河南商丘发起淮海经济区核心区警务合作会议……
“目前,徐州的区域协作范围已拓展到各项公安业务领域,建立了涵盖情报、维稳、治安、经侦、网侦、禁毒、交警等多部门、多警种,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协作机制,对维护交界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徐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高庆军说。
“在未来,如这类警务站一般的跨省警务协作很可能成为撬动难点的杠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徐琴介绍,由于数据多、人力难调动、考核机制不统一,社会区域治理中跨区域多部门合作一直是最大难点之一。但与其他条线相比,公安部门在解决这一难题时有得天独厚的合作基础。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区域间的警务协作就有了尝试。这些年来,东北、环首都、西北、泛西南、苏浙皖沪、中部五省等六大区域警务合作机制都相继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此同时,公安与民生实事又切实相关,很适合成为区域共治的“排头兵”。
“最可贵是,这个警务站的合作模式不但有创新性,还有极高可行性和可复制性。”徐琴指出,江苏与多省都有交界,三省井居民之前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个案。在跨省系统打通较为困难的前提下,进行这样的合作尝试不但可以切实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更能从公安的“小合作”发力,推动区域之间未来更深一步的大合作。
撰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珺璐 张涛 杨琦
图片及视频 王悦谋
编辑: 卢晓琳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丰县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