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一个故事,一段回忆。
珍藏在影集中的老照片在时间的流逝中或许被暂时遗忘,但只要拿出来,总能打开记忆的闸门。
8月19日,是世界摄影日。随着时代的发展,摄影由最初的“奢侈品”变成今天大多数人生活的一部分,“全民可摄”成为常态。还记得你人生第一张照片吗?在这个全世界摄影师以及摄影爱好者的日子里,一起来看看不同年代的人生初留影,显影被定格的光阴。
去父亲部队探亲拍下第一张照片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能照一张相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除了证件照之外,大多数家庭会去照相馆记录孩子出生的日子,还有生日留念、结婚留念,以及拍摄全家福。
加彩照,独属于第一个孩子的爱
找同学借钱拍了第一张照片
亲情是家人之间的爱,是一种血脉中的本能。在刘利群的父母看来,单单为孩子拍一张满月照远远不足以表达他们对第一个孩子的喜爱,用彩色洗照片才是。岁月沧桑,亲情永恒!正是因为有了爱的播种,才有了之后像刘利群、邵光明等父辈祖辈一样抓住一切机会为女儿、孙女记录幸福时光的爱的延续。
糊纸盒赚来了人生第一次拍照的钱
3岁时,第一次与南京长江大桥合影
到了1964 年,上海4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投放市场,尤其是海鸥4B的投产,更是适应了国内市场的消费水平,为老百姓提供了物美价廉的摄影工具,大大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每过生日,母亲总会为他拍一张生日照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裕。彩色照片的兴起似乎也预示着人民的生活也将多姿多彩起来。一张照片,回忆永恒,特别是当蔡亮把这张照片和孩子的百日照一起对比时,蔡亮的母亲常常会笑出泪来,说:“真像。”
西瓜做道具,引起一阵模仿风潮
夸张的头饰、猴屁股一样的腮红、皇帝装、军装,还有各种各样出其不意的道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父母们总是乐意给孩子拍这样的“艺术照”。
全家福定格时间
外婆家院里的第一张全家福
时光分秒向前,而摄影,是幸福生活的剪影。全家福,是一种特别的存在,它承载记忆,定格时间,凝聚亲情,更浓缩了家的变迁。二十世纪,照相机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有些家庭购买了照相机后,除了拍摄证件照、婚纱照,基本不再到照相馆拍照。家前院后、景点前,都留下了众多的老照片。
三维彩超记录第一个动人瞬间
如今,更多爸爸妈妈在孕期就为肚子里的孩子“拍照”。他们看到胎儿在超声探头下皱眉,继而咧嘴微笑,甚至感动得热泪盈眶。那滴泪,也如当初蔡亮母亲的眼泪一样,那是初为人父人母时对孩子饱有深情的爱。
很难预测,再过几十年,影像时代会发展成什么模样,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技术飞速发展,变的是生活,不变的是亲情。
你的影集里也留有一张这样珍贵记忆的照片吗?让我们穿越时空的起点,分享你人生最有意义的照片。照片及故事请发送至138690716@qq.com。
文案:杨玉梅
责编:张筠
监审:田梅
编辑: 杨玉梅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定格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