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新华日报头版转四版,关注汾湖高新区。
这几天,如果经过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江苏路上的汾湖高新区实验小学,不难发现大门口立柱上多了块红纱遮盖的新匾牌,“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汾湖实验小学”几个大字依稀可见。
汾湖高新区实验小学门前的新变化。
汾湖实小校长周建国说,“我们学校与上海世外开展托管合作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将择日揭牌,今年9月正式开始。”
纳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近两年来,吴江汾湖高新区勇于担当,积极探索,紧扣项目显示度、改革创新度、百姓感受度,各项建设蹄疾步稳。吴江区委常委、汾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炳高说,“建设长三角示范区先行启动区,是汾湖高新区最大的历史机遇。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倒逼我们各项工作加快速度、加大力度。今年围绕百姓感受度项目投资超20亿元,将让老百姓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中有更多获得感,“如果没有一体化机遇,这么大的投入是难以想象的!”
共享资源,教育医疗加速融合
对接上海、融入上海,一个重要方面是高端要素实现跨区域加速“自由流动”。对吴江汾湖高新区来说,开展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合作,接受上海高端人才、先进技术的溢出,是老百姓最直接也是最迫切的愿望与需求。
这里的孩子将率先享受到一体化的福利。
汾湖实小是高新区成立后倾力打造的一所全新的学校,成立以来教学水平稳步上扬,牵手上海世外,是为了学校更高层次发展。世外是上海民办学校中的翘楚,教育理念、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培养等有着差异化的优势。进行托管合作,可以获取相关经验和资源,促进学校更快更好发展。
开展托管合作后,上海世外将派驻一名校长常驻学校,帮助汾湖实小集成提升办学理念,完善办学规划和设计。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派出专家团队、师资队伍等,进行智力支持,使得课程设置更符合学生需求,符合地域特色,特别是更好开拓学生的眼界。“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要让我们的孩子和上海的、浙江的孩子能在同一平台上对话交流。”周建国说,我们也希望在教学研究、课题立项、普通学生教学等方面给予上海世外一定的互补帮助。
面向长三角地区招生的华锐双语学校正抓紧施工,目前主体建筑工程建设已近尾声。
牵手上海教学,在汾湖高新区与托管同时开展的还有优质民办学校资源的布点建设。就在高铁苏州南站位置的不远处,一所新学校的主体建筑工程建设已近尾声。项目负责人周叶新介绍,项目由上海中锐教育投资建设,将建设从幼儿园到高中部的完整教学体,计划投资7.5亿元。率先建成的高中部2022年秋季开始招生,学校采取双语教学,面向长三角地区招生,师资全部由中锐教育聘请派遣,将弥补本地区教学的一个空白。
作为民生大事,与上学同样重要的还有医疗。民有所盼,我有所应。乘着长三角示范区建设的东风,汾湖加快借力上海优质医疗资源,满足百姓之需。
吴江五院大厅里上海专家的坐诊信息清晰可见。
在汾湖高新区的吴江五院,如有泌尿外科、骨科、妇乳科等患者,想看来自上海的专家门诊,已非难事。一位50多岁的患者,患肾病已有时日,感觉去苏州或上海手术多有不便。不久前了解到上海十院的专家团队每个双休日都来吴江五院坐诊,立马就地请专家诊断并做了手术。他说,在本地能请到上海专家手术,真是太方便了。
在吴江就能看到上海专家的门诊。
吴江五院院长沈志红介绍,作为一所新晋级的二甲医院,五院得到了上海相关优质医疗资源的加持,对吴江五院发展特别是本地甚至周边百姓的治病都是重大利好。根据本地患者的需要,目前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五院已建立肿瘤协作点和儿童消化、呼吸内科两个工作室。上海十院泌尿外科、甲乳外科专家团队坐诊,日均门诊30多例。目前,正在积极争取建立儿科病房,创造就地手术条件。“通过引入上海的特色专科,与上海建立绿色通道,普通病就地看,疑难杂症与上海沟通甚至转诊上海,将大大方便老百姓。”沈志红说,同时借助远程医疗平台对接上海33家医院,帮助明确诊疗方案,进行手术指导,已成功开展24例合作。
互联互通,“断头路”变身快速道
刷公交卡,花2元钱从汾湖汽车客运站乘坐巴士出发,就可以抵达上海东方绿舟站,或浙江西塘古镇。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带来的这一改变,已成为越来越多汾湖人去往上海或浙江的日常选择。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公交2路、5路实现全面对接青浦、嘉善、嘉兴等地。
推进区域一体化,互联互通是基础。打通不同省际城市间的断头路,汾湖高新区动作快、力度大。去年11月9日,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首个省际对接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江苏部分——康力大道东延工程通车,从汾湖去青浦金泽的行车时间缩短至5分钟,还能少走近10公里路。相关人士表示,为做好这个“打头炮”工程,相关各方优化创新项目审批流程、设计思路、建设模式等,打破了制约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
苏州吴江康力大道东延工程是示范区内第一条打通“断头路”的省际道路,吴江汾湖到上海金泽将从40分钟缩短至5分钟。
打通断头路,在更大范围实现互联互通,汾湖浦港路东延至上海、汾湖大道南延贯通浙江等工程,已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
沪苏湖铁路江苏段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随着吴江从运河时代走向太湖时代,再从太湖时代走向高铁时代,即将开建的苏州南站一下把汾湖高新区由高铁“死角”变成高铁“主角”。张炳高说,沪苏湖、通苏嘉甬两条高铁将在苏州南站十字交会、站城一体,苏州南站是虹桥的向西延伸。示范区范围内将建设城际线,加上苏州轨交10号线经过苏州南站到水乡客厅与上海17号线贯通,以及规划中结合先行启动区湖荡众多的特色设立的水运码头,不久的将来,汾湖有望成为区域交通的核心,在先行启动区“一厅三片”中的地位也将更加凸显 。
水清村美,百姓生活更有幸福感
这几天,汾湖高新区善湾自然村一个名叫“星空餐厅”的建筑项目,正在抓紧玻璃屋顶的安装。项目建设方上海交建相关人士介绍,餐厅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是汾湖高新区联合蓝城集团开发建设的“曲水善湾”首个开建项目,5月中旬全面建成。作为农文旅融合项目,紧接着这里将兴建布局餐饮、民宿、农产品销售、书屋、村民议事中心、研学社等业态。
正在抓紧玻璃屋顶安装的“星空餐厅”。
汾湖高新区建设局人士介绍,善湾村紧邻苏沪共有的元荡湖。依据其特殊区位,汾湖高新区在这里高起点规划建设元荡美丽乡村群,涉及3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分别规划了各具特色的项目,“曲水善湾”是其中一个突出亮点,整个项目建设有望在今年底初步完成,明年全面建成。元荡美丽乡村群建成后,超过半数住户作为当地居民,将开启新时代新农民的美好生活。
为全面加快先行启动区建设进程,汾湖高新区主动提高政治站位,用大投入提高项目显示度。“很多项目不是我们不做,而是时机没到,是长三角一体化让我们有了更多紧迫感。”张炳高说,一条太浦河整治,仅沿河地区的相关企业腾退、百姓住房拆迁安置等就花了15亿元,相当于全区一年的可用财力。在这个过程中,遭遇的困难远超想象,但百姓的支持理解仍是主流。通过联保共治方式,目前先期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9月有望完工。
围绕示范区建设,汾湖高新区梳理推出八大工程95个项目,其中约30个项目事关百姓直接感受。环元荡岸线整治,汾湖涉及17.69公里,在去年完成先导段基础上,今年将完成二期、三期工程。布局于美丽湖泊群和美丽乡村群建设交汇点的“曲水善湾”项目,总面积22.19平方公里,未来人们在这里可以看农业、看农村、看水利、看湖泊,成为美丽乡村的样板。
作为产城双优融合项目,中车交通汾湖星舰超级工厂项目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一期35万平方米智能升降系统研发中心、整机制造中心和298米共享测试中心将于2022年底投入使用。全部地块667亩开发完毕后,将建成超过100万平方米,实现六大共享的工业互联智能制造新生态环境,实现过去传统机电产业需要3平方公里产业用地才能达到的社会贡献能级,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释放产业空间。中车交通将通过星舰发展平台公司,将汾湖超级工厂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各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践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庾康 邵生余|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筠 赵亚玲|摄
通讯员 徐炳华 金骏
编辑: 张筠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