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民政厅日前发布最新编制的《养老机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健康指导问答》电子书,这是全国首个针对养老机构及住养老年人、工作人员、老年人家属编制的应对疫情心理关爱辅导的专门指引。该书以问答形式区分不同场景、不同人群给出专业建议与指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心理专家表示,该指引不仅对老年人有效,对疫情期间隔离人群的心理调适,也有不错的指导意义哦。
这份“心理工具”请收藏转发,和爸妈一起防疫吧!
紧张焦虑状态有哪些表现,如何识别,怎么调适?
紧张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适度的紧张焦虑对人有好处,可促使人自省进步。如果过于紧张焦虑的话,会出现一系列心理和身体不适的症状,应当及时调节。
紧张焦虑的表现:
(1)过分担心害怕。比如担心自己或者家人会感染病毒,担心亲人的身体状况等。这种担心一般和现实情境不符,自己一直处在一种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感觉当中,就好像踩在一块快要融化掉的冰上一样。
(2)无法静下心来。常坐立不安,感到非常烦躁,很难静下心来做事,无论工作还是学习效率都特别差。
(3)躯体不适。常出现头痛、头晕、喉咙痛、口干、呼吸急促、胸闷、尿频、尿急、手抖等,去医院检查没有任何相关异常。通常随着紧张焦虑情绪的好转,以上症状也会好转并且消失。
紧张焦虑的调节方式:
(1)承认及接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每个人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这是我们面对危险最自然的表现,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开始焦虑的时候,只要简单地对自己说:“我承认,目前这个状况让我感到痛苦,但我相信自己。”焦虑是一种常态,承认并接纳它,内心就会轻松很多。
(2)规律作息。充分休息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放松,然后入睡。吃健康的食物,给身体补充需要的能量,大脑就能更好地工作。
(3)放松。渐进式肌肉疗法的发明人雅各布森说过:“身体放松的时候,精神是不会焦虑的。”当我们焦虑的时候,身体肌肉也会紧张起来。尝试肌肉放松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紧张及焦虑。
(4)运动。人在运动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内啡肽,这是一种“让人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无论是散步、跑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都会迅速减轻我们的焦虑症状。
(5)深呼吸。缓慢的深呼吸是一个有助于缓解焦虑,让人平静下来的万无一失的方法。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缓慢的深呼吸,专注于你的呼吸,不要想别的。直到自己感觉好一点,可以面对接下来的问题。
(6)音乐。舒缓的音乐可以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7)如果出现了不可控的焦虑情绪特别是躯体不适症状,请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如何使用“478呼吸法”技术?
哈佛“478呼吸法”,能有效地调节呼吸,平复焦虑情绪,带你进入梦乡。具体操作如下:
(1)闭上嘴巴,用鼻子吸气,在心中数4个数;
(2)停止吸气,屏住呼吸,在心中数7个数;
(3)用嘴缓缓呼气,同时心中数8个数。
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可以让肺吸入更多的氧气。身体中氧气增多则能调节人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让人少想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这样就能安眠入梦了。建议每天练习两次4-7-8呼吸法,连续练习6到8周,就能熟练掌握这个方法,然后就能达到60秒进入睡眠的状态。
来源: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机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健康指导问答》
策划:王晓映
制图:郑诚 郄立云
文案:唐悦
编辑: 刘霞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