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为更好保护野生动物,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与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布设142台红外相机。最新一次数据回收后,科研人员发现,红外相机里新监测到9种鸟类。
“了解,是为更好地保护。红翅凤头鹃、灰头麦鸡、黑领椋鸟等9种鸟类出现在红外相机中,丰富了科研数据,增加我们对鸟类的认识,为未来动物保护措施提供科研基础,能增强决策科学性。”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丁晶晶告诉记者,2021年第三季度,研究团队对红外相机进行新一轮数据回收。本次共记录40种物种,其中哺乳动物9种、鸟类31种。
“目前监测还在持续进行中,长期监测数据利于系统了解南京野生动物。”丁晶晶介绍,为“摸清”南京野生动物“家底”,南京在玄武区、江宁区、浦口区等8个区共布设142台红外相机。从2019年7月到2021年9月间,红外相机共“捕捉”到64种野生动物的身影,其中包括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和14种江苏省重点保护物种。
红外相机镜头下,不仅有凑到跟前好奇张望的獐、小麂,灌木丛中专心觅食的黄鼠狼,放松打滚洗泥浴的野猪一家,还有更多令人振奋的新发现。研究组多次在南京监测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白鹇。南京是江苏第二个发现白鹇的地方,2016年研究组在宜溧山区首次发现白鹇。“‘新客人’还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白颈长尾雉,它们的到来,传递出江苏生态环境正在改善的信号。”丁晶晶说。
新监测到的9种鸟类,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春
图片来源:南京市绿化园林局、采访对象
编辑: 白雪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希望生态越来越好
“了解,是为更好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