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去年11月,“南湖记忆”一期项目开街爆红,成为南京网红打卡点的“顶流”。今天(11月24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南京市建委获悉,“南湖记忆”正在加快推进二期项目建设,南湖东路上的20世纪80年代摩登怀旧风潮将向西延伸600米,拓展出更有品质、更具魅力、更加温暖的生活街区。
作为南京第二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南湖记忆”按照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有机更新理念推进二期项目建设。更新范围东起南湖路、西至玉塘街,总长约600米。更新内容涵盖沿街店铺、城市广场、街角公园、公交场站、居民小区、办公园区等多种业态。
延续20世纪80年代怀旧风潮
在车站小区南门,工人们正在对围栏和出入口进行改造。这里将以老式公交车站为原型,设计情景式入口大门,嵌入小区名称、站牌等元素。“去年看到文体村那个门头搞得很有意思,当时还挺羡慕的,没想到现在我们小区也要有了。”小区居民何女士对此非常期待。
康福村北门紧邻中国工商银行,将以20世纪80年代银行业务为主题,打造创意海报墙,配合时代特色鲜明的储蓄口号,再现80年代人们的财富观。
车站南村北出入口是一条长约50米的小巷,按照设计方案,巷口两侧立面将以莫愁湖游览为内容,通过站牌、售票处、车牌等元素构成80年代乘车出行的典型场景,展现当时国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二期项目包含46家店铺门头及立面改造,将统一进行主题化更新,引入马赛克地面、瓷砖墙、老式橱窗等怀旧元素,嵌入特色鲜明的时代口号,营造浓浓的80年代街市氛围。
南湖东路沿线将设置多处“NH82”主题城市家具,将花箱、座椅、展示功能融为一体,既能休憩闲坐,也能打卡拍照。非机动车停车区以趣味文案搭配图形设计,在彰显特色的同时,让停车管理更具规范性。
霓虹灯下的街车市集,越夜越精彩
迷人夜色和诱人美食是“南湖记忆”爆红的重要秘诀,二期项目充分延续了这两个“关键词”。沿线将打造多个夜生活场景,街车夜市、自助小酒馆、复古酒吧车……未来的南湖越夜越精彩。
夜游消费场景以南湖公交场站为核心。在玉塘东街一侧打造南湖小酒馆,设置8台精酿自动贩售机、近百种精酿啤酒,搭配卤鸭、烤鸭等卤味小食,形成以啤酒和鸭子为主题的特色打卡点。
以12辆风格化、潮流化的街景车为载体,南湖公交场站南侧将打造街车夜市,引入地摊牛排、汉堡小食、调酒软饮、南京馄饨等多种美食,让夜生活既有格调,又接地气。
南湖东路—玉塘东街路口苏果超市正在进行外立面改造,风格化设计是改造的亮点。富有时代感的波浪头、喇叭裤人物造型,将与霓虹灯、地面铺装、城市家具一起,营造出80年代摩登夜生活场景,更好地融入南湖公交场站周边夜游氛围。
南湖再添“梧桐语”
今年“十一”前,南湖公园“梧桐语”对外开放,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处有内涵、有温度的服务驿站和乐享空间。随着“南湖记忆”二期项目的推进,南湖居民即将迎来家门口的第二个“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
南湖东路母女情广场内,由两层建筑组成的“梧桐语”主体结构已基本成型。项目建设方南京建邺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母女情广场“梧桐语”定位为小型城市客厅、共享文化空间和复合服务终端,包含露天小剧场和室内活动空间,投入运营后可以承办科普讲座、亲子教育等各类活动。
项目在规划上充分遵循儿童友好空间设计理念,利用南湖东路沿街空间,规划社区花园、儿童友好型阅读空间。基于儿童对自然的亲近本能,对占地60平方米的车站南村街角公园进行改造,打造成集立体种植池、休憩座椅、科普角、绿植景观于一体的社区花园和儿童活动空间。
二期项目还将打造智能化、沉浸式的导览服务,在母女情广场、爷孙乐广场等沿途重要节点设置二维码标识,市民游客通过手机扫码,即可获取南湖相关历史文化信息,还能享受卡通人物“南南湖湖”带来的语音讲解,更加深刻地了解南湖片区文化与历史故事。
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南湖记忆”正在不断扩容。20世纪80年代的“回忆杀”、市井长巷里的“烟火气”、霓虹灯下的“夜生活”、街角转向处的“小确幸”……按照计划,二期项目预计将在今年底完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霞
编辑: 刘春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关注
“南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