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日历专栏,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 “动物邻居”。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家园的生存基础、生机所在,每到节气日,我们还将邀请节气官来进行当日的特选推介播报。今天,一起来认识领雀嘴鹎。
黄嘴似鹦鹉,“衣服”橄榄色
领雀嘴鹎是体型较大的偏绿色鹎,体长21厘米至23厘米。它们象牙黄色的嘴又粗又短,神似鹦鹉的嘴,因此也有俗名绿鹦嘴鹎等。
领雀嘴鹎是中国特有鸟类,种群数量较丰富,是山区常见鸟类之一。它们脸颊上有白色细纹,上身呈暗橄榄绿色,脚偏粉色。领雀嘴鹎常结小群停栖于电话线或竹林,远看像众多橄榄排排坐。
食性杂,飞行中觅食
领雀嘴鹎食性杂,主要吃草莓、黄莓、马桑、豆科种子及嫩叶等植物性食物,因此是重要的种子传播者,也吃金龟子、步行虫等昆虫,一般是一边飞行一边觅食。
它们喜欢将巢建在溪边或路边小树侧枝上,巢距地高1米至3米,巢用细干枝、细藤条、草茎等构成,呈碗状,外径为9厘米至15厘米,每窝产卵3枚至4枚。
巢寄生对象,苦练火眼金睛
它们的巢也是杜鹃的寄生对象之一,杜鹃会叼走一颗宿主的卵,接着在很短时间内产下自己的卵,瞒天过海,以假乱真。巢寄生行为极大地降低领雀嘴鹎等宿主的繁殖效率。
为生存和繁殖,领雀嘴鹎演化出反巢寄生对策,在与杜鹃的博弈过程中,它们渐渐掌握识别杜鹃卵的能力,可以通过卵的底色、斑纹的分布、大小和形状等特征来识别杜鹃的卵,并及时扔掉它们。这种识别能力可能来自亲代的遗传或者后天的学习,进化的力量,让领雀嘴鹎繁衍不息。
江苏留鸟,爱低山丘陵
在江苏,领雀嘴鹎为留鸟,人们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它们。
领雀嘴鹎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也生活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溪边灌丛、稀树草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是它们喜欢的生境,有时它们也出现在人类庭院、果园和村舍附近的丛林与灌丛中。
采写:刘春
美编:郑诚
图片:武震
编辑: 白雪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这鸟真正的与人为善
领雀嘴鹎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