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京剧“大武生”奚中路给南京观众捎的话特朴实:我和陈麟将展示长靠武生的全套基本功。基本功,就像巴赫的十二平均律一样,最见功夫啦!
点击小视频,看奚大王怎么对你说!↓↓↓
————学术的分界线————
《铁冠图·对刀步战》——
“大王”奚中路“血战”宁武关
《对刀步战》源自昆曲《铁冠图》,清初即有演出。
1926年“传”字辈昆曲艺人演过的“全本《铁冠图》”有14折,京剧取演《铁冠图》内容后,上世纪初享有盛名的有谭鑫培余叔岩言菊朋之《别母乱箭》(《宁武关》)、梅兰芳之《刺虎》,分别以文武老生青衣应工。而武生应工的《对刀步战》,则是前辈艺人尚和玉的得意之作。
这出戏讲的是明朝三关总兵周遇吉大战李自成麾下大将李洪基的故事,乃是武戏中难度较高的身份戏,周遇吉以靠把老生应工,既要工架沉稳大气,又要身段边式利索,开打火爆,做表繁重,还要唱牌子,非技艺、资历都达到一定境界的名家不能胜任。
《对刀步战》的特点是从头到尾精炼地展示两位长靠武生的斗智斗勇和武技,所以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对刀步战》的精华在“对刀”,开始的对枪初试锋芒,中间大刀对大刀是重点。对刀是否丝丝入扣严密缝合,刀花是否又稳又冲。周遇吉是武老生,中年角色,主要看其功架和足下功夫,表演忠勇老将的味道,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虽万千人吾往矣;李洪基是武生,年少气盛,要适度勇猛,起霸、鹞子翻身等都可看其腰腿功夫。两个角色都既要演出英雄气概又要看出工于心计。
一个武生的颜值不在脸上而在身上。演,要演出大将风度,气势沉雄,神威凛凛;唱,要黄钟大吕有金石之音,迅捷勇猛兼具;打,要炽烈火爆,刀枪不乱严丝合缝,踢腿下腰鹞子翻身干净利落密不透风;做戏,要对枪、对刀、步战层层递进,打得风狂雨骤金铁交鸣。
京剧的精髓在于写意和程式。因此,京剧武戏和杂耍或者武打不同,不在于一味炫技,更不在于争出高下,而是一招一式都有所指,每个细节都有它的抽象含义。只有对手戏的两个人旗鼓相当,刀枪拳腿都接得住,每个动作都交代得清楚明白,瓷实到位,才能在流畅舒展之余,演出极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再眼花缭乱繁密紧迫的开打,才能行云流水纹丝不乱。一招一式,脆、快、狠、猛,而每一帧单切出来又都带着戏,是有剧情的故事,是讲述是表演,是精美的图画。
《对刀步战》常与周遇吉壮烈殉国的《别母乱箭》连演,如今已经绝迹舞台多年。早年间的一次连演还是在1945年,主演是天津武生名家张世麟先生。而后一次连演,已经是60年后的事了。
而关于《对刀步战》这出戏的更多记载和传承,亦要从天津说起。1936年,稽古社子弟班成立于天津天华景戏院,尚和玉出任名誉社长和总教习。在《智取威虎山》中以扮演座山雕出名的武净艺人贺永华在稽古社学徒,习尚、程两大派武戏。通过其蒙师郭少安引荐,向尚和玉先生学戏。尚和玉先生将尚派武戏悉数传授,而贺永华在天津随侍尚老将四年,也成了得尚老将真传为数不多的门生之一。后来贺永华先生进入上海京剧院后,与周信芳、王金璐鼎足而三。然而,贺永华先生应该算是京剧舞台上最后一位有派别的武净名家,他宗法程派武净,又兼学尚派的武净戏,而且深得两大流派创始人亲授,只可惜终无人继承衣钵。向其问艺的仅有武生演员奚中路等,而其中,便包括了这出《对刀步战》。
如今,奚中路与陈麟师徒合演的《对刀步战》后面“山雨欲来风满楼”为奚中路创造了武戏文唱的机会,亦为后面接唱《别母乱箭》埋下伏笔。
剧照摄影:李伟
作者:玉碎
视频:高利平 王晓映
转自“来看戏”微信号
京昆传奇《铁冠图》
时间:2018/11/21(周三)19:00
地点:南京紫金大戏院
票价:¥30/80/100/180/380/480/580
—
出品:上海大剧院
演出: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
领衔主演:蔡正仁、史依弘、奚中路、柯军、胡璇
主演:缪斌、陈麟、孙晶、顾骏、丛海燕、陈莉、袁佳、张伟伟、葛香汝 等
*节目、艺术家等信息以现场演出为准
时长/约240分钟(无幕休)
语言/中文演唱,中英文字幕
售票方式:苏演票务、大麦等
购票请戳链接:http://www.jssypw.com/ticket/1336
优惠政策:
团购票
即日起至演出前,一次性购买京昆群英会演出票满30张,即可65折团购优惠~
注:团购优惠需至苏演票务线下门店购票,团购不限制演出场次与票价档位,但最低票价不参与优惠。
学生票
即日起至演出前,凭学生证至苏演票务门店线下购买京昆群英会演出票,即可享受学生票5折优惠~
注:学生票单场演出一证限购一张,检票入场时需一同出示学生证及学生票,最低票价不享受学生优惠。
演出简介:
传奇《铁冠图》是清初无名氏作,原本已佚。戏曲舞台上所演的《铁冠图》还吸收了曹寅撰写的《表忠记》、署名为遗民外史的《虎口余生》等多个涉及“甲申之变”题材的剧作,敷演了明清易代之际,李自成起兵攻破北京、明崇祯帝自缢覆国以及清兵入关新朝建立等多个历史事件,并基于史实重新艺术创作。《铁冠图》之于家国历史的反思、民族兴亡的刻画,经过历代艺人所锤炼出文武兼备、声色俱壮的表演特色,早已成为唱作俱佳的经典之作。
直至二十世纪上半叶《铁冠图》仍盛演不衰,北方昆弋“荣庆社”与南方“新乐府”、“仙霓社”等昆曲班社皆擅演该剧,其中“传”字辈诸艺人能演十余出;其影响延至京剧界,谭鑫培、梅兰芳、余叔岩等名伶等亦常演部分昆剧选出,据《铁冠图》改编的京剧《明末遗恨》经周信芳重编后为麒派代表作。暌违三十余年后,特邀当代京昆大师名家联袂出演,集《对刀步战》《别母乱箭》《撞钟分宫》《贞娥刺虎》等折子戏之精华,将是继大师版《牡丹亭》之后再次打造的又一梨园盛事。
邀您共赏京昆越锡!
各种看戏福利发放!
微信群已满,请加QQ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昆虫记戏迷QQ群
群号:37550010
编辑: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