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2019年是工业互联网大潮兴起的重要一年,是实现“万物互联”的最佳窗口期。5月9日,在2019雪浪大会的“WE来思考·人才论坛”上,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学者教授与视科新材料董事长王明华、金陵金箔集团董事长江楠等,就工业互联网人才的培养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复合型人才的“求贤若渴”以及需要校企携手共同培养新工业人才成为大家的共识。
“一劳永逸”的时代消失,新工业时代需要强大的创新力
在国家大力实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作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的制造业企业,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中必须精准掌握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契机,以形成资源富集、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协同演进的制造业生态,最终打造出更为坚实的行业底层逻辑。
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在于连接虚拟与现实,并且将虚拟赋能于现实,在这个过程中,数据不断地重构工业互联网的潜力与价值。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物流实验室总工程师王子涛教授发表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离散制造业从工业互联网到数字孪生》的主题演讲,深刻解析了可重构是智能生产线的核心,虚拟世界中重构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缩短周期的话题。
随着中国互联网进入到下半场的竞争,“算法、算力和数据”已演变为企业的成长动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教授认为,与消费互联网底层逻辑所不同的是,工业互联网的使命在于解决产品品质不稳定的问题、解决中国企业产品技术创新力不足的问题、改变产业端“劣币驱逐良币”的生态。
寇教授指出,互联网促进分工和专业化,表现在扩大市场范围,原本信息隔离的众多小市场整合为大市场;降低协调成本,原本难以分工的任务可以分割合作了;以及企业边界变得模糊,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事实上,人工智能时代是否到来还不能肯定,但是智能机器已经到来。举个有趣的例子,按脚作为工种,创意作为行业,不能轻易被取代,但是标准化白领很容易被取代。”寇教授从经济学角度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劳永逸”的时代永远地消失了,新工业时代将是不断需要创新的时代。
学界和业界逐渐界限模糊,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共同的事
让投身到新工业技术体系下的年轻人真正融入并改变未来制造业,成为面向未来的新工业人中最重要的主力军。这是此次论坛的议题,更是2019雪浪大会的使命。
然而人才匮乏是工业互联网行业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之一。“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发展工业互联网所需的既精通工业技术又懂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人才极度缺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互联网研究部主任工程师黄颖此前在接受交汇点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何把传统人才打造成为变革中的人才值得关注。
2019雪浪大会创新性地提出“新工业人,新工厂,新工业梦”主题,这意味着,带着制造业丰富经验传统工业人,需要通过自我驱动与革新,在技术升级的过程中转变为新工业人。对此,浙江大学龚国芳教授以“全断面隧道掘进机”这个案例,揭示了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对高端和精准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国家重大需求以及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圆桌论坛时间,围绕着“未来智造,人才挖掘与培养的选择逻辑”这个话题,现场高潮迭起,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华与金陵金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楠从实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表示企业同样应当担负起对制造业人才持续培育的责任。相比高校对工业人编制的底层代码,企业则应该针对自身的发展逻辑制定培养策略。“我们就通过产学研这种模式培养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王明华透露。
随着产业的界限日渐模糊,学界和业界的界限也在模糊,寇宗来认为高校事实上更多地是在为企业筛选可塑造的人才,而不仅仅是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企业是精准人才的需求端,高校更多地可以培养人才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江楠十分赞同寇宗来的观点。
“培养人才已经成为大家共同的事,不过对于人才自身来说,先做人再做事更为重要,希望新工业人能够耐得住寂寞,只要脚踏实地,未来才能仰望星空。”王子涛语重心长地说。
交汇点记者 黄欢
编辑: 金勇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