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大运河穿行千年,运河文化遗产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教育价值,不仅是南北交通线,更是一条流动的文化动脉。大运河文化遗产,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保护这一文化动脉,任重而道远……5月5日,在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联、扬州市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上,为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十佳文旅示范单位颁奖的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国祥和扬州大学党委书记姚冠新,两位高校重量级嘉宾,现场畅谈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对大运河的历史地位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要意义发表宣言。
记者:中国大运河流淌千年,您怎么看待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利用大运河遗产?
陈国祥:大运河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它的历史价值是多方位的。首先,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次,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之间的交通,方便了南粮北运,促进了沿岸城市工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到今天还有1400多公里在通航,发挥着巨大的经济发展作用。第三,大运河是活着的、流动的文化遗产,促进了中国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融汇了世界各地的文明,孕育了一座座名城名镇,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既要认识到保护运河文化动脉,任重而道远,又要通过创新传承、综合保护、合理利用,让大运河工程技术、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价值在今天焕发新的生机。
江苏是大运河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我们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保护和利用大运河遗产。一是保护好生态大走廊,坚持生产性生态保护,加强环境整治、污染防治,恢复沿河绿色生态,打造“生态之河”;二是建设好文化大长廊,通过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内涵提炼、文脉梳理、风貌传承、文艺创作,全方位推进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文化之河”;三是利用好交通大动脉,使其继续造福于民,生生不息,打造永不“断流”的“活力之河”。
姚冠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伟大工程,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大运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首先要从国际视野深刻认识大运河的历史价值。从功能价值来说,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集航运、灌溉、防洪功能于一体的人工运河之一,代表了全球工业革命前土木工程和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从古至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文化价值来说,它直接联通到国家政治和经济中心,深刻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延展空间,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包容和开放,有力推动中华文明更好走向世界舞台。从国际价值来说,隋唐运河的开通,不仅为大唐盛世提供了重要支撑,更为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确立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必须做到“六个结合”。一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二是坚持国际视野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既要按照国际标准来保护世界遗产,也要体现地方特色,将大运河沿线地区的不同文化形态充分挖掘出来。三是坚持保护优先与合理利用相结合。要把有效保护放在第一位,将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一方面推动现代运河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促进运河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四是坚持文化引领与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要将文化运河建设与旅游运河、生态运河建设结合起来,促进运河地区文化、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五是坚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其他战略相结合。充分发挥和放大1+1>2的叠加效应,加强区域相关战略的融合规划与统筹推进。比如,江苏将大运河文化带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以及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等战略有机结合。六是坚持发挥政府作用与其他力量相结合。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基础上,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市场力量、公益力量的加入,形成共建大运河文化带的社会合力。
记者:今年被称为文旅融合年,您认为大运河沿线城市应该如何打造运河文旅融合IP项目,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
陈国祥:江苏是大运河河道最长、沿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沿线城市要依托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携手探索文旅融合的大运河之“道”。一是突出地方特色。两千年多来,运河沿线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传说,留下了大量的古镇、古村、古闸、古塔、古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民俗和艺术,要围绕运河文化主线,对庞大而分散的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整理,充分提炼本地的运河文化主题,打造富有文化内涵、地方特色和观赏体验价值的文旅融合项目。二是把握产业定位。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构建“大文旅”的概念,以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为基础,把景观欣赏、水上设施体验、地方文化品鉴、美食品尝等内容创意化整合,着重发挥运河和运河文化在旅游、健身、休闲、养生、文创等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三是发挥联动效应。以运河文化带、运河经济带建设为纽带,充分整合、整体规划江苏段运河旅游,将运河沿线岸上景点通过水路串连起来;对现有的各地开展的运河水上游等项目进行提升和对接,形成网络化的旅游线路。建立运河保护利用的综合性协调机制或机构,强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文化旅游等部门的协作和沿线各市之间的联动,合力打造运河文旅的经典品牌。
姚冠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也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切实举措。大运河沿线城市文旅融合IP项目的打造,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指导原则上,要把握其精神内核。沿线地区要培育统一的“千年运河”文化旅游品牌。作为巨型体量的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自北向南串联起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六大地域文化。“千年运河”是沿线地区共同的文旅融合IP,沿线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既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在不同地区也有着各具个性的呈现。构建整体性与个性化相统一的文化体系是沿线地区文旅融合IP项目的根本要求。
第二,在市场要求上,要体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文旅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文旅融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文旅融合不是文化和旅游两类要素的简单叠加,而应关注到人们对文旅产品体验性消费的需求。IP既要能避免大运河文旅项目的同质化问题,更要能转化成优质的旅游体验内容、提升人们对大运河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三,在方式方法上,要秉持创新创意思维。除去门票以外的二次消费不足,依旧是许多旅游景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游客购买的不再只是高度同质化的纪念品,而是希望能够记录旅行中的体验和记忆。围绕运河文脉的文旅融合IP是满足游客需求的最直接有效的工具,文旅融合IP要不断深挖、整合和创新运河文化产品,使其不断被重塑和活化,成为人们可感知可体验可消费的独特创意产品。
第四,在产业路径上,要具备全产业链思维。沿线城市应不断创新求变,引导本地区文化企业、文物单位、旅游景区等参与到大运河文旅项目创意设计和产品开发中来,在旅游景区建设、旅游项目策划、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整合、旅游文创项目和产品等全产业链上创新求变,构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大运河文旅融合IP项目产业体系。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艾情 彭建青
编辑: 严红兰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