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又到端午节,各地群众的精彩文化活动开始陆续上演,传统文化活动更是精彩纷呈!
2018中国●东海世界名校龙舟赛端午开赛
交汇点讯 6月17日—18日,作为第七届东海花卉博览会一项重要项目,2018中国●东海世界名校龙舟赛在东海西双湖风景区举行。
本次世界名校龙舟赛有6所国外大学以及6所国内高校近200名选手参加比赛,包括俄罗斯第一圣彼得堡国立医科大学、丹麦哥本哈根科技大学、意大利都灵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等6所国外大学以及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淮海工学院等。赛事使用12人龙舟,每队至少有4名女运动员参赛,分别在200米直道赛、12人龙舟500米直道赛展开角逐。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坐镇主场的淮海工学院以超群实力获得200米直道赛冠军;来自西班牙巴勃罗·德·奥拉维德大学龙舟队获得500米直道赛冠军。
赛事期间,县领导和嘉宾为参赛的龙舟举行了“点睛”仪式,并为获奖队进行了颁奖。中国女子击剑奥运冠军许安琪亲临比赛现场,为参赛的代表队加油鼓劲。紧张刺激、充满着运动美学的水上飞人、摩托艇表演以及代表着尊贵与威严的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为赛事暖场。竞赛结束后,国内外运动员还前往水晶博物馆参观了晶光灿烂的水晶工艺品,并进行了中西文化交流活动。
本次世界名校龙舟赛正值端午小长假期间举办,来自国内外的天之骄子们在东海西双湖上采用龙舟竞渡这样的传统方式共庆端午佳节,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城市文化底蕴,提升东海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交汇点记者 吉凤竹 通讯员 张开虎 王春明
宿迁楚韵端午颂屈原
交汇点讯 “我朗诵的题目是《屈子送》,也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是学习历史、回顾历史。”宿迁市湖滨新区参赛选手杨洋说。
为迎接端午节,湖滨新区端午期间举行了主题为“传承端午神韵,诵读中华经典”比赛活动,23组选手或深沉婉转、或慷慨激昂,诗画歌舞、情景声乐完美交融,诠释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在泗阳,师生们则用诗朗诵的文艺表演,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随着《端午》、《五月五日》、《九歌•湘夫人》、《离骚》等经典古诗词的一一呈现,大家在艾草风摇中,感受着博大的爱国情怀,学习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小学生李一一说,粽子里的白米象征着屈原清清白白的一生,粽子里的红枣又代表了屈原的爱国之心,我们要像粽子的外形一样,做一个刚正不阿的人。
在宿迁市区的项王故里景区,推出了“楚韵端午颂屈原”、“楚韵端午忆经典”等活动,让游客们体验经典民俗文化,激发大家对传统节日的激情。
端午节假期期间,宿迁经开区三棵树街道许圩居委会的20余名孩子和村民,来到当地的文化大院,听街道乡贤理事会副会长周崇理讲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讲屈原故事,主要是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感觉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他们在新时代要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心中有党、心中有国。”周崇理说。
通讯员 刘登书 庄瑶瑶 交汇点记者 徐明泽
泰州:点睛祈福过端午 凤城河上赛龙舟
交汇点讯 “五月城河浅水流,喧天锣鼓闹龙舟。锦标夺得人争羡,泰坝衙门都皂头。”清代泰州乡贤朱余庭在《海陵竹枝词》中描写的城河赛龙舟盛况,今年端午在泰州精彩重现。18日上午,由泰州市体育局、旅游局、泰州文旅集团联合主办的泰州市第二届高校龙舟对抗赛暨全市龙舟赛在碧波荡漾的凤城河上激情上演。
龙舟竞赛前,泰州健身气功协会、武术协会、空竹协会、龙狮协会等12个体育组织,兴致勃勃地参加了第十三届“长江经济带”全民健身大联动泰州分会场活动,表演了太极、武术、舞龙、舞狮、瑜珈、广场舞等传统体育民俗项目。
上午9时20分,在泰州凤城河关帝庙码头,主办方举行传统的龙舟点睛仪式,祈愿“祥泰之州”风调雨顺万家平安。接着,高校龙舟对抗赛暨全市龙舟比赛拉开帷幕,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泰州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和泰州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校龙舟队在凤城河上展开竞技。本次龙舟赛实行20人制,每队桨手18人,鼓手和舵手各1人,比赛为300米直道计时竞速比赛。
随着发令枪响,四所高校的龙舟如离弦之箭驶向前方,龙舟上“咚咚”的鼓声指挥着选手奋力划桨,城河两岸观赛的观众为各队加油呐喊。经过激烈角逐,江苏牧院队、泰州学院队分获高校龙舟赛冠亚军。
接着,又有来自泰兴、海陵和兴化的4支队伍参加龙舟赛,决出县区组龙舟赛冠亚军。最后,来自高校和县区两个组别冠亚军共四支队伍强强对抗、同场竞技,兴化经济开发区队荣获泰州龙舟赛总冠军。
通讯员 沈杰 陈雯 交汇点记者 顾介铸 赵晓勇
扬州:瘦西湖端午民俗引客来
交汇点讯 沐兰汤、做香囊、刺五毒……端午节的上午,一场“品味端午-传承文化”闯关体验活动,在瘦西湖琼花广场热闹举行。
来自瘦西湖熙春台演员们的“礼仪之邦”舞蹈率先开场,优美的舞姿,红红的汉服,赢得了现场游客的阵阵掌声。舞蹈完毕,熙春台的三位演员为来自扬大一幼的孩子们系上了端午节的五彩绳,祝福每位孩子们能够安康吉祥。这边表演精彩,而那边体验活动也在大家的热烈追捧中登场,来自扬州大学汉服社的同学们在现场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多项端午民俗体验活动。用菖蒲在每位体验者的额头、颈部与双手点洒兰汤来来驱晦;在孩子们的额头用雄黄酒写上“王”字来象征猛虎,以威邪魅;还有亲自动手利用各种药材制作香囊;编织五彩绳以祝福吉祥;剑刺五毒来祈安康……。
体验活动完成之后,还有瘦西湖景区精心准备的端午礼物送出,这精彩的端午体验活动,让市民与游客,大人和孩子们共同感受到了端午的精彩所在。
通讯员 张衡 交汇点记者 李源
镇江:敬茶“送寿”看表演 镇江南山端午节敬孤老
交汇点讯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17日),为传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南山风景区举办了以“‘粽’情端午 相约南山”为主题的关爱孤老等弱势群体公益活动。活动现场,茶艺展示、敬老奉茶、剪纸送寿、粽香传情、旗袍快闪等具有端午传统特色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镇江南山是镇江的“城市绿肺”。南山竹林禅寺前,孩子们为孤寡老人奉茶,以水传情,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孝老传统美德。
民间剪纸艺术家孙培先生,现场为孤老剪纸“送寿”,送上端午节的祝福。“旗袍快闪”、太极拳、现场书法表演、茶艺展示等环节,更是让游客享受了一次视觉盛宴。
此外,南山景区还联合镇江和平路街道琴园巷社区,为现场的孤寡老人,送上南山寿芽茶叶以及粽子等节日慰问品,祝福老人们幸福安康,寿比南山。
通讯员 刘林琳 胡荣生 交汇点记者 万凌云
南京:非遗传人带着绝活儿走进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交汇点讯 6月18日上午9点半,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2航站楼国内出发大厅热闹非凡,南京白局、江南丝竹声声入耳,精彩绝伦的抖空竹,精巧美丽的吉祥彩粽,惟妙惟肖的剪纸、面塑,让南来北往的旅客纷纷驻足。这个端午节,在机场聆听非遗记忆,学传统非遗。
端午节,粽子自然不能缺少。非遗传人韩玉如现场教授吉祥彩粽,由五色线做成的彩粽在东晋时称吉缯,已有2000多年历史,每年端午节时佩戴,是驱邪、辟灾、祈福的吉祥物。由非遗传人黄玲玲领衔,南京地区古老曲种白局在T2航站楼唱响,说的是最正宗的老南京话,唱的是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将南京的历史娓娓道来。
广泛流传于江浙沪一带的民间器乐江南丝竹素有“人间仙乐”的美誉,优美淳朴、清新悦耳、轻快明朗、绮丽幽雅的曲调让外国旅客惊叹不已。
来自南京市建邺区空竹协会现场表演“孔雀开屏”、“驷马奔腾”、“叠罗汉”等节目,小小空竹在大师们手中上下翻飞,让人目不暇接,引起现场阵阵热烈掌声。
演出现场,非遗传人现场讲授吉祥彩粽、面塑、剪纸,小动物、花朵……精巧灵动的作品,吸引不少旅客亲自动手做一个端午节礼物。
“非遗沁人心,浓浓端午情”,我们和您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相遇。
通讯员 吕妍 李晗旭 交汇点记者 梅剑飞 /文 万程鹏 /摄
连云港:端午节,到社区看京剧
交汇点讯 “通宵酒,啊,捧金樽,高裴二士殷勤奉啊!人生在世如春梦,且自开怀饮几盅。”55岁的伏胜娟着一身凤冠霞帔,身段步法精致灵动,手势优美,唱腔婉转悠扬,一曲京剧梅派经典《贵妃醉酒》,赢得满场叫好。17日下午,连云港市新海街道常乐社区的社区活动室里,振兴京剧社的近十位演员,在端午节前给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京剧演出。
“咱们京剧社1996年就成立了,起初就是一群京剧爱好者在一起玩,现在大家都退休了,有了空闲时间,经常进社区、幼儿园、敬老院表演,给大伙服务,把国粹的美奉献给大家。”55岁的京剧社社长付红梅笑着说,现在京剧社已经有近30名成员。
活动室里,京剧节目一曲接一曲,气氛热烈起来。“有没有人想来学几个动作?”台上的演员发出邀请。“我来!”“我也要!”70岁的王玉萍跳了20多年广场舞,听说可以学京剧,立刻跑上舞台。甩水袖、跑圆场、兰花指……学得有模有样。“京剧的站姿要侧站,显得有腰身,婀娜。”伏胜娟仔细指导。还有5岁的姜凯元,也感兴趣地跟着学起了舞扇,“我爷爷喜欢京剧,我跟爷爷学过,京剧太好看了。”小男孩兴奋地说,“我想跟着今天的爷爷奶奶学京剧。”“好啊,我们随时欢迎你来京剧社。”付红梅一口答应下来。
“这次端午节,我们社区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丰富社区群众的节日生活,让群众有接触国粹的机会,把国粹传承下去。”常乐社区书记王桂珍说。
交汇点记者 吉凤竹
泰州:
“趣味龙舟赛”引来外国游人
赛龙舟过端午 游湿地赏民俗
交汇点讯 “清明划会船、端午赛龙舟。”17日,正值端午小长假,在历时一个月的溱潼会船节闭幕后不久,姜堰溱湖旅游度假区又举办“趣味龙舟赛”,让游客们亲身体验了一把水上赛龙舟。
上午9点半,在精彩的民俗表演后,紧张刺激的“趣味龙舟赛”闪亮登场。游客们先穿上救生衣,在教练指导下学习划船技巧及安全知识,不久便“学满出师”。随着一声清脆的哨鸣,一艘艘龙舟竞相前行,激起层层浪花。每艘龙舟鼓点越激,船桨挥动越快,队员们奋勇争先,你追我赶,岸边参观者不时发出阵阵呐喊声、喝彩声。几分钟后,首先抵达终点的划手们振臂欢呼,尽情享受水上竞赛的乐趣。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一些外国友人也自发参加溱湖龙舟赛。来自法国的汉娜开心地,她是第一次来中国,溱潼湿地公园的美生态美景与深厚文化底蕴,都让她十分着迷。虽然自己所在的队最终没能获胜,但她感觉收获了一次十分有趣的经历,真是不虚此行。
赛龙舟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水上竞技活动。在溱湖,每年端午都会举办赛龙舟活动,热情的水乡人将十里溱湖构筑成一个盛大舞台,一条条盛装加身的龙舟争先竞渡,把溱湖划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除了“趣味龙舟赛”,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溱潼古镇今年端午还推出“粽情一夏,槐树祈福”“畅游溱湖、快乐包粽”“古镇许愿、康健百年”等系列活动,让游客尽情感受浓浓的端午氛围与溱潼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讯员 沈小静 杨璐 交汇点记者 顾介铸
宿迁:
过个与“粽”不同的端午节
交汇点讯 6月16日的宿迁三台山和项王故里两大景区热闹非凡,游客们“粽”情端午,尽享热辣辣夏季,挥洒膨胀热情。
端午小长假,正迎来三台山紫色花区盛开的最美季节,走在衲田花海里,满眼的紫,如临仙境。三台山景区结合紫色花海的盛开,围绕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了“粽”享端午——包粽子大赛、端午诵诗会、亲子课堂——植物标本DIY、制作手工肥皂、门票线上秒杀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粽子大赛更是获得了游客很高的参与度,比赛现场激烈、游客竞相参与,家长和孩子尽情的享受这场属于他们的端午亲子时光。此外18日上午10点,在景区的百合堂,将举行端午诵诗会,以诵读经典诗文的形式,围绕“端午习俗”、“传统文化”等主题,开展端午主题诵诗会。
端午节期间,项王故里活动也很精彩。以“粽情端午,经典永流传”为主题,突出了民俗性、趣味性和文化性的同时,邀请游客共同感受独特的楚韵端午节。结合世界杯和端午节,项王故里打造“楚韵端午蹴鞠赛”,融入表演、互动和娱乐的元素,邀请现场游客参与蹴鞠表演和比赛,为游客呈现不一样的端午世界杯。画额、挂香囊、沐兰汤、颂屈原、斗百草、系五彩绳等内涵丰富的精彩互动活动,重现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风采,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增加了游客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体验感,唤起中华儿女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激情,传承中华经典。
此外,景区全天为游客奉上近30场精彩演出,西楚盛世、鸿门演义、“嘻”游“嘻”楚、楚服秀等让游客一朝如古城,一日梦回西楚。传统、温和与时尚、热辣,交织着古典与现代气息,在项王故里碰撞,热辣辣的夏季,膨胀的热情,给游客奉上一个与“粽”不同的端午假期。
通讯员 祁秋宁 庄瑶瑶
交汇点记者 徐明泽
南京:
迎端午 秦淮河上赛龙舟
交汇点讯 “端午节”就要到了,6月16日,一场盛大的龙舟赛在南京石头城公园秦淮河河面举行。本届比赛共有20多支队伍参赛,除了以往的中外资名企、上市公司、媒体、国外留学生队伍外,还加入了高校队伍,中外选手们河面上披波展浪,岸边擂鼓呐喊,众多市民岸边观看,选手和观众感受着浓浓的端午节氛围。
交汇点记者 宋宁摄
镇江:“金陵神剪张”传人高校授艺 带您领略剪纸里的“端午文化”
摘要:随着端午佳节的临近,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特地邀请“金陵神剪张”第四代传人张方林走进茅山校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张方林为大学生们带来了各式各样精美的剪纸艺术,让大家从传统民间剪纸的技艺里,领略到“端午民俗文化”。
详情点击》》
南京:端午节当天请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听白局
交汇点讯 南京白局、江南丝竹、吉祥彩粽、抖空竹……6月18日,端午节当天,非遗传人将走进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为南来北往的旅客现场表演南京白局、花式空竹,旅客可以亲身体验面塑、五彩吉缯、剪纸等非遗文化。
端午节,粽子自然不能缺少。非遗传人韩玉如现场教授吉祥彩粽,由五色线做成的彩粽在东晋时称吉缯,已有2000多年历史,每年端午节时佩戴,是驱邪、辟灾、祈福的吉祥物。
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白局,说的是最正宗的老南京话,唱的是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因其曲种收调众多,唱腔丰富多彩,所以又有“百曲”之称,2008年被国务院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南丝竹是广泛流传于江浙沪一带的民间器乐,素有“人间仙乐”的美誉,其曲调优美淳朴,清新悦耳,轻快明朗,绮丽幽雅,曾在江南地区十分流行,国际友人曾赞誉它为“中国式的轻音乐”。
据了解,6月18日上午9点半开始,T2航站楼国内候机区,南京白局将拉开当天活动大幕,非遗传人依次表演花式空竹、南京剪纸、江南丝竹。与此同时,非遗传人现场为旅客教授吉祥彩粽、面塑。“非遗沁人心,浓浓端午情”期待和您在南京禄口机场相遇。
通讯员 宁禄萱 交汇点记者 梅剑飞
编辑: 张红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