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98年那个春天,苏州市苏苑实验小学琅琅的读书声里,施夏明没有接过窗外那个漂亮阿姨的小纸条,或是随手丢掉没有拿回家交给爸爸,或许,他会跟大多数孩子一样,上中学、考大学,找一份不错的工作,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递纸条的漂亮阿姨叫胡锦芳,纸条上写着她的电话号码,阿姨说:“回家把纸条交给你爸爸,让爸爸给我打电话。”施夏明后来才知道胡锦芳是谁——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第八届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
胡老师是来招生的,江苏省戏剧学校昆剧科每20年招生一次,这一年,正赶上第四代小昆班招生考试。施爸爸并不太乐意把儿子送进戏校,儿子学习不错,今年小升初考试,儿子是很有希望考进市重点的。90年代末,戏曲行业对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已经相当陌生,让儿子去唱戏?想都没想过。施爸爸拒绝了。
胡老师执着,认准了自己一眼相中的这个孩子。一年后,施爸爸又接到胡老师的电话,戏校第二年有一次补招,电话里,胡老师苦口婆心:“这个孩子天生就是唱小生的料,让他来试试吧,不然太可惜了。”正如施爸爸一年前所预料的,当时儿子已经顺利考入苏州市一中读书,而这一次,施爸爸被胡老师的诚意说动了,带着儿子去南京参加了戏校补招生考试,这一考,成就了现在昆曲圈青年一代里最忙的昆曲小生——施夏明。
2006年,当年考进戏校的孩子们陆续毕业进剧团实习了。那时的戏曲行业,远没有现在的发展机遇,对于年轻演员而言,演出机会太少太少、太少了,想要成角儿,只能靠“熬”。而就在那一年,时任江苏省昆剧院院长的柯军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全部启用刚从戏校出科的青年演员,创排昆曲新编大戏《1699·桃花扇》,构筑第四代人才梯队。
这一决定打破了梨园行一直以来“论资排辈”的行规,施夏明再一次“被选中”,与同班同学张争耀一起担纲主演侯方域,那一年,他21岁。
导演田沁鑫看中的是他身上天然的书卷气。昆曲一唱三叹、悠扬婉转,许是在昆曲这一汪清泉里浸染得多了,施夏明的性格也是慢悠悠的,不论何时见到他,都是不疾不徐,从容自若的样子,只是眉宇间的气总是凝着的,那是戏曲人讲究的“精气神”。小伙子往江宁府学古色古香的庭院里一站,一举手、一投足,天然一段风流,田导说:“侯方域非他莫属”。
《1699·桃花扇》大获成功,施夏明就这样“闯”进了昆曲世界,迅速斩获无数戏迷的倾心,成为公认的“昆曲男神”。这次亮相就如站在九龙口的他一样,潇洒漂亮
2010年,北方昆曲剧院着手创排昆曲上下本大戏《红楼梦》,通过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举办“红楼寻梦”昆曲《红楼梦》主演全国选拔活动,施夏明也去了,并再度被选中,在下本中饰演贾宝玉,并凭此斩获第2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2011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创排新编大戏《南柯梦》,施夏明担纲主演淳于棼。《南柯梦》的创排,填补了昆曲舞台多年的空缺,施夏明也因此成为当代昆曲“淳于棼”第一人;
同年,施夏明正式拜师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先生,向其学习了江苏省昆剧院独门看家戏小全本《白罗衫》;《牡丹亭》、《玉簪记》、《影梅庵忆语》、传承版《桃花扇》、《醉心花》……施夏明跟着老师身后学戏、攒戏,排演新戏,如今,刚过而立之年的施夏明身上已然独拥九台大戏。
年少成名,施夏明是妥妥的“偶像”。与记忆里的昆曲演出市场不同,如今,江苏省昆剧院的自有剧场——兰苑每周六的常规演出,场下永远座无虚席。有施夏明的场次,往往开票24小时便售罄,真真一票难求,全国各地的戏迷打着“飞的”赶往南京看戏,每每提及此,施夏明却总还是带着些害羞地笑着说“抬爱抬爱,是戏迷朋友太看得起我了。”施夏明长得太好,以至于有评价说他“漂亮得不像实力派”。
事实上,一个演员绝不可能纯靠颜值常驻人心,他塑造的作品,是承接观众情感最坚实的载体。
柳梦梅、潘必正、侯方域、淳于芬、贾宝玉、徐继祖……十几个人物的艺术积累中,施夏明的表演越来越细腻入心。一个个人物,他都力求拿捏得更加妥贴。每每演出结束,他总要问身边信得过的朋友:“演出效果怎么样?哪里还可以再提高?”
前不久,同门师弟周鑫跟老师学习《白罗衫》,即便身为师兄的施夏明这台戏早已演了近200场,他仍然不放过任何一次可能的“旁听”机会,“多听、多学总是没错的,老师是一座宝库,在老师身上,能学到的东西太多了”,施夏明如是说。
倏忽廿载,当年那个被“选中”而离乡求艺的小男孩施夏明已然成长为昆曲新生代领军人物,8月11日,苏州站《白罗衫》三十周年特别演出,他带着经典昆剧《白罗衫》回家,颇带着些汇报的意味。
《白罗衫》讲述了徐继祖赴考途中,邂逅老妇,答应以白罗衫为凭,帮她寻访失踪了十八年的儿孙。后徐继祖授任八府巡按,在尼庵之中,访得老妇之媳;复在大堂之上,受老妇之子诉状……桩桩件件、蛛丝马迹,无不指向一个被隐藏了十八年的身世!真相大白之际,徐继祖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此剧是明代无名氏著,流传至今的是一部有头无尾的传奇残本,现存最后一折,就是第二十八折《看状》。既无完整的原作可供依傍,如何延伸并完整该戏,是对张弘的考验。张弘以《看状》为原点,向两端延伸,将其整理成一部大戏。石小梅、黄小午、赵坚等艺术家历经三十年精心打磨,《白罗衫》在江苏省昆剧院手上成为经典。现已完成三代传承。从残本到经典,《白罗衫》堪称古本当代化的典范。站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回望起点,张弘说:“30年前写《白罗衫》时,完全没有料到这个戏能演30年,舞台上呈现四代同堂的局面,太欣慰了!”
这次《白罗衫》苏州站的演出阵容也十分豪华: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京昆艺术紫金奖、首届“黄孝慈戏剧奖”得主施夏明出演徐继祖;江苏省昆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顾骏出演奶公;梅花奖得主、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国家一级演员计韶清出演皂隶;赵于涛、徐思佳、钱伟、张静芝等均为省昆第四代中坚力量。
编辑: 张珺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