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暑假期间,江苏师范大学新世纪限塑同盟组织团队,奔赴4000多里外的沙漠区甘肃民勤县,考察民间环保组织的治沙产业化工程。这是该社团第八次奔赴民勤开展社会实践行动。
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的民勤县,却只有24.13万常住人口。民勤县曾经富庶一时,如今却因为沙尘暴而“著名”。这里年降水量在115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644毫米,自然条件极为恶劣,治沙异常艰难。
在民勤,新世纪限塑同盟社会调研团队采访了民间组织“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会长、也是当地民间治沙产业化第一人的马俊河。他利用业余时间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并从网上招募青年志愿者种植梭梭树,开始了漫长的防沙治沙之路。可是,虽然治沙有一些进展,但是家乡人还是在不断地离开。如果没有人,绿洲谁来守?为了让更多的乡亲愿意留在民勤,他又尝试了一条产业化治沙致富之路。马俊河利用电商这一契机将乡民们种植的蜜瓜、枸杞、红枣等在网上销售,使他们获得应有的回报,给予他们留守的理由。
在民勤调研中,每天骄阳似火,在沙漠中温度高达50多度。团队冒着酷暑,走访了沙产业示范园、沙生药材科技生态园、国栋林,与来自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志愿者们交流实践心得,共同考察抗沙植物梭梭,还到该县西部的沙丘中查看梭梭、苜蓿的成长态势,到蜜瓜产地实际了解长势。
民勤有很多瓜地,团队跟随马俊河会长走访了沙丘旁的南瓜地,了解了如何在沙地里种植南瓜。
下图这个具有独特的叶型和绚丽的色彩的植物是五小叶槭,它是世界上最具观赏价值的两种槭树之一,同时也是濒危物种。
据新世纪限塑同盟负责人、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贾广惠教授介绍,新世纪限塑同盟已经把这里作为环保实践的基地。截止到今年,该同盟已经连续多年在民勤义务植树,累积种植了一万多棵梭梭树。在此次调研活动中,贾广惠还带领队员去探访了先前栽种的梭梭,并为梭梭树修理树枝,堵塞鼠洞。
沙产业示范园中,到处都是绿色的植物。在如此干旱的沙漠之中,这里却种植了大片的瓜果蔬菜和树木。贾教授带领成员亲身入蜜瓜地采摘蜜瓜,并就所见植物向成员们做了讲解,大家都受益匪浅。
沙生药材示范园是个规模宏大的园子,里面展示了各种中草药原型以及用这些中草药制作的保健品。成员们在园内品尝甘肃特有的食物——沙葱,在茂盛的药材种植地观赏小茴香、大茴香,甘草,苜蓿等植物。这也是实施沙产业的一个创举。
在民勤沙漠,大家冒着高温,走访了民勤东部与西部的沙漠,了解到沙产业的发展态势,掌握了治沙的基本知识,开展了一些护绿行动;通过调研治沙产业,大家获得了丰富的治沙知识,认识到了沙产业的广阔发展空间。
交汇点记者 李先昭
编辑: 周娴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