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创新的核心是人才,科技周刊关注创新,我觉得你们可以关注下‘帽子’的问题。” 8月15日,南京大学唐仲英楼,《新华日报·科技周刊》报道团队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都有为送上顾问聘书后,都院士认真地谈起了自己关注已久的“创新之问”。
虽然已经82岁高龄,都有为依然不知疲倦地奔走于各类磁性材料的相关会议,接受来自企业的频繁咨询。如今,国家大力提倡产学研协同发展,深怀“产业情结”的他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践行,硕果累累——1984年,新华日报就曾以“拿来主义”加快经济发展为主题,对都有为用科研技术服务企业生产的事迹进行了报道。时隔30多年,和都院士对话,我们仍能清晰感受到他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一颗热忱之心。
只顾抢帽子,贻误创新黄金时间
“现在的人才帽子比较多,年轻人都一味忙着争‘帽子’,怎么可能有创新成果?”令记者意外的是,温润谦和的都有为,提到 “帽子”颇有些痛心疾首。
“现在我们给年轻人定制了很多顶‘帽子’,青年千人、长江杰青、各种学者……而且还都有年龄关卡,最晚在45岁之前。”都有为认为,激励年轻人是好事,但一些负面现象已经出现,值得重视,不少年轻人变成了为帽子而研究,“如果45岁还上不了杰青,很多人就认为自己这辈子就完了。”
全国有多少顶“帽子”?数数真不少。除了国家层面有各类人才计划,各省市也有各类人才计划,比如“黄河学者”“泰山学者”“黄山学者”……等等,全国各级各类的创新人才计划有近百个。
都有为感叹,在上世纪末期,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启动实施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那时候科研条件较差,科研奖励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各种奖励越来越多,年轻人更需要用好“帽子”,激励创新。
如今,“帽子”成了青年人开展科研工作的必需品,都有为说,评职称、申请项目的时候,“帽子”多了肯定竞争力强一些,他们就需要一直忙于写材料、准备答辩,今年申请了“杰青”,明年可能要报不同单位归口的“长江”,没有完的时候。更令人忧虑的是,急于带上“帽子”,会让一些青年人优先挑选那些“短平快”的项目做,以便早发论文、多发论文,进而早日戴上“帽子”、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于是,在原本是科研黄金年龄的时候,“青椒”们却忙着写材料、准备答辩。都有为说,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如果不能找准目标,深入下去,根本不可能产生创新创业成果,在基础研究方面尤其要潜心静气,坐住冷板凳,一个方向钻研数十年,也并不罕见,科研有时候就是“大器晚成”。燕山大学的田永君老师专注十年研制出了nt-金刚石,这一成果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一位来自普通大学的默默无闻的教师轰动了整个材料科学界。“十年就搞这一个研究,放在别的大学可能就给解聘了。”
不提倡单纯的“以帽取人”
比争“帽子”本身问题更大的,是“以帽取人”的现象,都有为认为,现在帽子把科研人员分成了三六九等,他参与过多次不同的人才项目的评审,深知人才的差异并没有那么大。“评上这些‘帽子’的,往往是比较优秀,但落选的也不一定就没水平,有时候,我们更难去用同一个天平去衡量不同的人才。”
甲类人才享受某种待遇、乙类人才可得多少安家费、丙类人才有资格竞争某类项目……以“帽子”配置科技资源的现象在高校内似乎已经是习以为常,这不仅造成校内的关系隔阂和交流障碍,也固化了科研人员的资格身份,不利于正常科研的开展。“一旦得到某些头衔,就有了占资源、拿项目、用资金的资本,甚至全国高校随便挑,但没有头衔的,不仅创造积极性受到打击,连做项目的难度都大大增加。
“我们不能让‘帽子’成为少数人的权利,要创造一个让年轻人静下来的创新环境。”都有为建议,高校应该按需用人,而不是按‘帽子’用人,根据人才的特点和能力去聘用,建立“能进能出”的人才机制,避免“一评定终身”的弊端,既要让真正符合国家发展和高校需求的优秀人才“进得去”,也要让无法沉心做学问、搞科研的人才“出得来”。
“国外科研经费的使用比较灵活,课题组可以自主聘用博士后、访问学者等等,不拘于学科,更不是因为‘帽子’,都是根据研究方向的实际需要,这样才可能激发创新活力,涌现创新成果。”
“人才”,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才
“现在我们国内很多研究室条件已经不比国外差,可是没有人,再好的实验室也只是个零啊!”都有为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是数十年如一日,在谈及科研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经历,他曾不假思索地说是自己的两个学生拿到国家优秀博士论文。
“所谓人才,人是在前面的,首先是做人”,都有为强调,对人才的培养要全面,人的“气场”很关键。他不无遗憾地说,现在有些大学生虽然很聪明,但是怕吃苦,娇生惯养,群体意识比较差。“举个小例子,离开实验室关空调,应该是每一个学生的习惯,但有些学生都做不到,实验室老师找他谈,有人甚至说,老师我付电费就得了,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何以谈科研上的群体协作?”
创新要从改革教育开始,都有为讲过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英国科学家安德烈•海姆的故事,他的口头禅是“把科学研究当成快乐的游戏”,他曾用强磁场悬浮青蛙,获得了2000年的“搞笑诺贝尔奖”。“没有哪个诺贝尔奖得主是为了得诺贝尔奖而从事科学研究的,都是因为有了兴趣,才深入研究。创新的原动力是兴趣和好奇心。”
都院士回忆自己上小学的时候,虽然整天玩,但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事后回想,他觉得儿童时期正是一个人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候,这个时候不在于灌输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要让孩子养成爱动脑筋、好问、独立思考、善钻研的好习惯。“我们国内的教育模式要改进,现在总是让孩子按课本上的来,孩子们已经不敢独立思考,连提问的勇气都没有了,创新的关键就是独立思考,甚至异想天开。如果我们的教育把孩子的创新能力发掘出来了,将来得诺贝尔奖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批一批。”
交汇点记者 秦继东 杨频萍 张宣 王甜
编辑: 王甜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