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2019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与交叉学科建模竞赛(ICM)成绩于日前公布,西交利物浦大学团队在全球一万多支ICM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喜获特等奖。今年全球仅有19支队伍获此殊荣,这也是西交利物浦大学历年参赛所获的最高荣誉。
MCM/ICM(简称“美赛”)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主办,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建模比赛。今年组委会大幅削减了获奖率,获ICM特等奖(Outstanding Winners)的队伍仅有19支,除西浦外,其他获奖团队来自美国杜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
摘获特等奖的西浦团队由三名大三学生——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的张啸天(下图左)、数学科学系的王光宇(下图中间)和张一华(下图右)组成。数学科学系的苏炯龙博士、刘刚博士、马飞博士、费杰博士等老师在赛前为学生提供了指导。
按照竞赛要求,三人团队需在四天时间内就指定问题完成从建立模型、求解、验证到论文撰写的全部工作。据张啸天介绍,团队选择了关于卢浮宫人流疏散的题目,该题目除了需运用到数学建模的相关知识外,还要求参赛者具备良好的运筹学功底,甚至具有一定的建筑学知识。
在团队紧密合作的基础上,三人将卢浮宫的房间抽象化,做成一个可用于数学分析的网络结构模型图,再用图论的知识和数学算法来达到疏散时间最少化;同时运用运筹学算法进行优化,并用遗传算法来改善结果。
谈到获奖原因,王光宇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题目本身的理解比较到位,没有急于用模型,而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来思考问题。”
“美赛的逻辑是用数学作为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炫耀自己的知识。即使用了特别高深的数学模型,但实际上没有解决问题的话,也无法取得好成绩。”他解释道。
“不能光去套方法,而是要先理解问题,看一看有哪些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做出自己的方案。”张一华补充道。
今年的竞赛时间为北京时间1 月 25 日至29 日,临近中国农历新年。三人留在学校紧张参赛,除王光宇是苏州本地人外,来自乌鲁木齐的张啸天和来自湖南的张一华直至除夕前一两天才回到家乡。
三位同学的组队训练时间虽然不长,但他们分工明确、优势互补。根据专业性质和个人特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张啸天负责算法和编程部分,金融数学专业的王光宇负责综合内容和写作,应用数学专业的张一华负责数学建模。
王光宇曾在大二时参加过美赛,积累了竞赛经验。
“去年组队的同学都是同一个专业,专业技能的重合度大概有九成,很多方面没有办法像今年这样形成良好的互补合作关系。”他说。
美赛每年需要用到的知识变化极大,难以提前预测,因此需要学生及时反应并快速学习。张啸天认为,“对美赛来说,学习能力比脑袋里有多少知识更重要。每年的题目和需要用到的方法都很不一样,学习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适应问题,找到解决方法。”
“而课内的学习可以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为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张一华说。
交汇点记者 王拓 通讯员 石露芸 陈炳宇
编辑: 张宣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