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7日,“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团沿江而下抵达安徽。记者首站前往铜陵,在这里,江豚和书屋两类正在变得稀缺的东西得到了守护。
【一段江,守护一群江豚】
“开饭喽!”张八斤吆喝一声,向江里抛了一把小鱼,江豚们簇拥上来、争相进食,壮硕的身躯灵活舞动。
张八斤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了十多年江豚喂养员,和这里的11条江豚都成了亲人,张八斤看它们如同在看自己的孩子,他给江豚们都取了小名,“每一条长相、脾气都不一样,我分得清清楚楚。”
长江铜陵段是江豚栖息的黄金水域。2011年,保护区在铜陵江段活捕4头长江江豚,迁至位于大通镇的1600米长的半自然夹江水域,构建了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繁殖种群。“多年以来我们陆续成功繁殖出7头小江豚,目前该长江江豚种群生长状况良好,迁地保护栖息地利用效率居全国领先水平。”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赵尚森介绍。
江豚享有水中熊猫称号,由于每年数量在下降,江豚正变得比大熊猫还稀有。最新普查数据显示,长江流域有江豚1012头,大幅下降趋势得到遏制,但其极度濒危状况没有改变。“江豚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很高。”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室主任张西斌介绍,江豚生活的地方,长江水要达到3类以上,没有工业污染,而且江豚只吃鱼,所以水里鱼类资源要丰富,此外,江豚对声音非常敏感,如果来往船只过多,产生大量噪声的话,也会影响江豚生存。
长江江豚嘴角一直是上扬的,如同在微笑。“要保护好江豚,留住长江的微笑。”张西斌说。
200公里外,南京也有一处夹江地带。“江苏有可能出现江豚吗?”记者问他。
张西斌略带遗憾地说:“几乎不可能,因为江苏经济太发达了,来往船只频繁,一旦打到它就可能是致命的伤害,轮船产生的噪音会也干扰江豚生活。”
在保护区宣教馆入口处有一面镜子,上面写着“人类的敌人”;走一圈到出口处,同样有一面镜子,上面写着“人类的朋友”。是敌是友,在于我们怎么做。
江豚是生态的镜子,人类对生态的态度,是江豚的镜子。
【一道堤,安放一座书屋】
7日上午,81岁的铜陵当地人五海华和往常一样来到离家不远的滨江生态公园的码头书屋,捧起一本《红楼梦》进行第三遍研读。“以前这里一片荒凉,除了脏乱差的小码头什么都没有。”老人说,自从3年前这里建起了书屋,自己“天天来看书,环境太好了。”
面对浩荡长江,选一本书,品一杯茶,在竹风铃的清脆声响中静静地阅读,这种享受足以让人忘记外面的喧嚣。作为八百里皖江岸线首个由废弃码头改造而成的全民阅读点,滨江码头书屋的落成给城市平添缕缕书香。
铜陵市文投公司计财部部长陈世民介绍,滨江阅读点的整体建筑风格由东南大学建筑研究院设计,设计构思旨在与自然相协调,从码头原环境出发,结合铜陵文化,做“由地而生”的建筑。主体建筑架构为钢结构和玻璃幕墙,大量使用竹制品是阅读点的一大特色。书屋将原码头空间分隔成了上、中、下三个层次。顶层观江,中层阅览,底层冥思。
漫步书屋,临江阅览区、藏经阁、会议活动室次第呈现。四壁以书架为墙,面向江面逐级跌落,形成了台阶状的阅读空间。陈世民告诉记者,阅读点有藏书5800余册,涵盖人文科技、经济哲学、健康养生、旅游地理等10大类,图书以政府采购为主,热心单位和个人捐赠为辅,可与市图书馆通借通还。
在铜陵,像这样的公益性阅读点已建成40余个,分布在商场、公园、社区等人流密集处。书屋为读者免费提供热水、空调、无线WIFI等服务,还不定期开展读书沙龙、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在丰富书屋文化生活的同时,吸引了更多市民爱上阅读。
【记者手记】让城市更有温度
在来铜陵之前,我对这座城市有些刻板印象:一座以铜立城的冷面工业城市。在看完江豚和滨江书屋后,我对铜陵的看法大为改观——铜之外,这是一座温情的城市。
城市,应该是有温度的。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话就变得深入人心。如今八年过去了,城市的确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让城市更加便捷、多元、先进,但如何在变化中融入更多人情味,其实是一件很考验细节功力的事情。
城市的温度里,有一度应该是对待自然的态度。在长江中下游生活着两种水生哺乳动物——白鱀豚和长江江豚,它们是长江淡水生态系统标志性动物,处在食物链顶端,其兴衰昭示着整个长江淡水生态系统的完整与否。随着经济高速发展,长江下游沿岸城市的人口集聚和经济活动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利用,给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对生活于其中的长江江豚及其它水生生物生存的威胁也日益加重。
白鱀豚已被宣布功能性灭绝,而江豚在铜陵安下家来,因为这里有人愿意一直守护着它们,这里的水和人都对它们非常友好。
曾经,江豚给经济发展让了路,如今,再想拥有更多的江豚成为一种奢求。大自然,以无声的方式默默记录着我们对她的态度。
城市的温度里,还有一度当是对待文化的态度。拥有滨江观光带的城市非常多,但在江边美景里嵌入一座书屋的城市,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在当下这个快节奏时代里,读书似乎是件太慢的事情,离许多人越来越远。而如果在身边就能有几座这样的书屋提醒我们,慢下来,放下手机,低头拥抱书本,抬头亲近长江,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几年前我居住的城市关闭了一批书报亭,这其中既有影响市容的因素,更有人们对纸质阅读越来越淡漠、书报亭难以为继的自身原因。而在铜陵,文字以一座座书屋的形式重新回到人们身边,给城市增添了几分书卷气,成为一个隐性加分项。
对自然和文化的态度,不会立刻反映在城市外观上,但日积月累,她代表的就是城市的面貌和温度。
交汇点记者 吴琼
编辑: 顾志铭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