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英勇抗战已14年!73年前的这一夜,是所有中国人的不眠夜——胜利的消息随电波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们振臂欢呼,相拥而泣,举国欢腾。几日后,冈村宁次在南京玄武区的原中央军校大礼堂内签下了投降书,短短15分钟的受降仪式,见证了侵略者低头的历史性时刻,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最终胜利!
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用一生践行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毛泽东曾亲笔题字“向雷锋同志学习”……56年前,雷锋因公殉职。一起重温他的“金句”——
这都是属于“今天”——8月15日的记忆。跟交汇点一起,回顾那些在历史上雁过留痕的“今天”——
江苏历史上的“今天”——
2014年8月15日
青奥世界文化村开村迎客
8月15日,世界文化村开村迎客。世界文化村是设在青奥村村口的文化交流场地,青奥会期间文化村展出204个奥委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小屋。首批展示的是欧洲49个国家(地区)文化小屋。文化村一开村,就成了欢乐的海洋,吸纳了最强的人气。
1994年8月15日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获批
1994年8月15日,江苏省政府批准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规划面积15.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0万人,为苏州城区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
1987年8月15日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单位获嘉奖
1987年8月15日,由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和综合发展的研究”成果,获中科院1987年度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5年8月15日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揭幕
198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揭幕。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馆名,江渭清、惠浴宇为纪念馆揭幕。
那么,世界和中国历史上的“今天”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2010年8月15日
举国悼念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
8月15日清晨,北京天安门、新华门降半旗志哀。在天安门广场,上万名群众肃立默哀。一名男青年高高举起写有“风雨同‘舟’威武不‘曲’”字样的标语,许多群众高喊“舟曲加油、中国加油”的口号。
在甘肃,社会各界、党政机关纷纷举办各种哀悼活动。在舟曲县城关镇东街村救灾现场,5000多名救援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胸戴白花,默默肃立。
在全国许多地方,从军队到武警,从企业到农村,从学校到社区,人们纷纷以多种方式表达哀悼之情。港澳台同胞也以多种方式表达哀悼之情。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分别在金紫荆广场、金莲花广场等多个重要场所降半旗志哀。中国驻外使领馆降半旗志哀。
这是我国继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后第三次为在灾难中遇难的同胞举行哀悼活动。
2008年8月15日
北京奥运会举重女子75公斤级决赛曹磊夺冠
北京时间8月15日下午,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重女子75公斤级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开始角逐。中国名将曹磊表现神勇,她以总成绩282公斤夺取冠军,并打破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奥运会纪录。
2004年8月15日
“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被称为中国的“绿卡”制度,于2003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2004年8月15日公安部、外交部第74号令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规定,对在我有关单位任职的外国籍高层次人才,在中国有较高数额直接投资的外国籍投资者、对我国有重大突出贡献或国家特别需要的人员以及夫妻团聚、未成年人投靠父母、老年人投靠亲属等家庭团聚人员,可以授予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即中国“绿卡”。“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的正式出台标志着中国“绿卡”制度正式实施。
2002年8月15日
百余日本老兵证言南京大屠杀史实
2002年8月15日 ,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在南京展示了百余日本老兵对南京大屠杀史的证言。
松冈环向与会者展示的调研成果《南京战·探索封存的记忆———原日本老兵102人的证言》,主要集中了曾参与南京大屠杀的侵华日军老兵的证言。文中记述了这些日本兵当年在南京中华门、太平门、中山门、武定门、挹江门、光华门等地,对中国被俘官兵、平民、妇孺残酷施暴、奸杀、掠夺的罪行。从日军士兵的证言、阵中日记等资料反映,南京大屠杀是在绝对执行“上级命令”的情况下发生的惨剧。该书同时在日本出版。
与会专家认为,抢救调查南京大屠杀加害者的证言,对深入开展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证,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
2001年8月15日
龙门石窟等四处古迹被授予世界遗产证书
2001年8月15日,龙门石窟,明、清皇家陵寝,大昭寺(布达拉宫—大昭寺扩展项目),苏州园林(沧浪亭、艺圃、耦园、狮子林、退思园)四处文物遗迹获得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颁发的世界遗产证书。至此,我国拥有世界遗产总数达到27处,位居世界第三。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330万日军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冈村宁次带领侵华日军总司令部的全体人员,集合在广场前聆听天皇“玉音”。直到广播结束,这些在中国土地上曾骄横一时的侵略者们还目光呆滞地站在南京的烈日下。美联社在这一天向全球发出的电文是:“最惨烈的死亡与毁灭的汇集,今天随着日本投降而告终。”
“八·一五”之夜,是所有中国人的不眠夜。
在延安,无数火炬映红了山岭河畔,人们甚至把大生产用的纺车都拿来点成了火把。《解放日报》这样报道那一天的延安:“晚间,东南北各区到处举行火炬游行,一个卖瓜果的小贩,把筐子里的桃梨一枚一枚地向空中抛掷,高呼:‘不要钱的胜利果,请大家自由吃呀!’……”
中国抗战14年,军队、平民伤亡3500万人 其中军队伤亡380万。
1878年8月15日
我国第一套邮票发行
我国第一套邮票“蟠龙”图邮票, 1878年8月15日发行,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当时为发行第一套邮票,设计了多种图案,如“万年有象”“六和宝塔”“飞龙图”“龙凤戏珠”“双龙争珠”等。结果“云龙”图案被选中。这套邮票被人们称为“大龙”邮票。大龙邮票的印数估计有200多万枚。历经沧桑之后,存世稀少,身价倍增,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每套邮票最高售价已达数千元。
还有一些人,他们的名字与历史上的今天息息相关——
2011年8月15日
中国动画专业的创始人钱家骏逝世
1916年出生的钱家骏,原名钱云林,江苏省吴江县人,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2011年8月15日,这位中国美术电影的泰斗级人物因肺部感染于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去世,享年95岁。
国画功底深厚的钱家骏是上海美影厂第一代的代表人物,也是美影厂上世纪50-60年代第一个黄金时期的见证人。
解放后,钱家骏在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教动画课,亲自创办国内第一个动画专业,并担任主任一职。其后又调任北京中央电影学校动画专修科教授兼主任、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动画系主任等,自己编撰教材,培养了戴铁郎(代表作《黑猫警长》)、严定宪(代表作《金猴降妖》《哪吒闹海》)、阿达(代表作《三个和尚》)、胡进庆(代表作《葫芦兄弟》)等中国动画导演的“黄金一代”。
1955年,他与李克弱联合执导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翌年获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奖,1957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三等奖。1959年,他导演的动画片《一幅僮锦》于1960年获第十二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荣誉奖。1956年,他又担任了动画片《骄傲的将军》的美术总设计。担任技术执导的《小蝌蚪找妈妈》更是成为几代人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钱家骏曾执导动画片《九色鹿》,这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片根据敦煌莫高窟257洞内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具有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这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1年出品的动画片,其传奇的故事和唯美画面成为很多人儿童时代的记忆。该片曾于1986年在加拿大汉弥尔顿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获特别荣誉奖。
1962年8月15日
雷锋牺牲
1962年8月15日,解放军战士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连长,我建议这次保养不要送修理所了,我们自己干,这样既可以学点技术,又可以快点保养好去执行任务。”
1962年8月15日,抚顺,刚刚开车完成运输任务的原沈阳军区工兵某团运输连四班班长雷锋向连长虞仁昌请“战”。
虞仁昌欣然同意,并表扬了雷锋。
“乔安山,连长已经同意咱们自己保养车了,咱俩先去把车冲洗一下。”回到车前的雷锋有些兴奋。
然而,几分钟后,在雷锋指挥乔安山驾车拐弯时,车左后轮挤断了一旁晾晒衣服的木杆子。断木砸中了雷锋的太阳穴,雷锋倒了下去……
雷锋7岁成孤儿。建国后由党和人民送入学校读书。高小毕业后参加土改和建设国家的工作。1960年参加人民解放军,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几次立功,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11月入党。次年任班长,并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因公殉职后,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此后,掀起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向雷锋学习的热潮。
2013年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他强调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2014年3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接见部分基层代表。他对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1769年8月15日
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出生
拿破仑·波拿巴,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1804~1814,1815)。1769年8月15日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肖城破落贵族家庭。布里埃纳军校毕业,后在巴黎军事学院肄业。1785年任炮兵少尉。受启蒙思想影响,参加法国革命。雅各宾专政时期任炮兵上尉。1793年,出色指挥土伦战役,击溃王党军队,获少将衔。督政府时期因与雅各宾派关系密切,一度被捕。1795年10月,任法军统帅,镇压王党军叛乱。1796年率军进攻意大利,1798年侵入埃及。1799年回国。发动政变(11月9日,共和新历雾月18日),成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民法(即《拿破仑法典》)、商法和刑法,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对内镇压王党复辟势力;对外多次粉碎反法联盟,严重打击欧洲封建势力。后逐步对外侵略扩张,与英、俄争霸。1812年对俄战争失败。1814年反法联军攻陷巴黎,被流放于厄尔巴岛。1815年重返巴黎,建立百日王朝。滑铁卢战役失败后被流放于圣赫勒拿岛。1821年病死于该岛。
部分资料来源于《经典江苏30年》、人民日报法人微博)
交汇点记者 王建旸 实习生 朱迪齐 综合整理
编辑: 金勇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