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这个夜晚,全世界的目光都对准中国,对准北京,对准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国家体育场“鸟巢”;10年前的这个夜晚,“鸟巢”华灯灿烂、流光溢彩,全球九万人聚集现场,数亿观众观看欣赏;10年前的这个夜晚,中国以具有浓郁中华文化内涵的方式,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好友,“歌唱祖国”“我和你”等响遍神州大地……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再次欣赏那场世界盛事!
他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他和杨小楼、余叔岩并称“三大贤”,又与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一起被誉为“四大名旦”;没错,他就是梅兰芳。他是当年最红的娱乐明星,真正的娱乐之王……57年前,梅兰芳病逝。
这都是属于“今天”——8月8日的记忆。跟交汇点一起,回顾那些在历史上雁过留痕的“今天”——
江苏历史上的“今天”——
2003年8月8日
南钢告别45年的“国字号”
2003年8月8日,江苏省国有特大型企业南京钢铁集团公司正式更名为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民企上海复兴集团对南钢60%的股权收购正式生效,南钢告别45年的“国字号”,“改嫁”民企,成为国内首家由民企控股的国有大型冶金企业。
1998年8月8日
南京发掘出6座六朝古墓葬
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东部发掘了6座六朝古墓葬,出土金、银、玉等文物300多件。其中二号墓出土的两方砖质墓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另外出土的鎏金铜兽灯,亦可称稀世之宝。
1984年8月8日
民航连云港站开始筹建
1984年8月8日,民航连云港站开始筹建,1985年1月建成,3月26日通航。航线为上海-连云港-北京。
那么,世界和中国历史上的“今天”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2017年8月8日
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习近平总书记作重要指示,要求迅速组织力量救灾,全力以赴抢救伤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政部、民政部向四川省安排中央财政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1亿元。
截至13日20时,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492人(含游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15日10时许,警报声、汽笛声在九寨沟县城新区文化广场上空响起,九寨沟县在此举行公祭活动,深切悼念“8•8”九寨沟县7.0级地震遇难同胞。
2008年8月8日
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
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当晚可容纳9万多人的“鸟巢”座无虚席,热情澎湃。
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有参赛国家及地区204个,参赛运动员11438人,设302项(28种)运动,共有60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创造了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87个国家和地区在赛事中取得奖牌,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
除大部分比赛在北京举行外,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马术比赛在香港举行,部分足球预赛在天津、上海、沈阳和秦皇岛举行。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共同愿望,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的心声。
五位福娃分别为“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把五个福娃的名字连在一起,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你” 。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北京奥运会期间,共有147万志愿者参与其来,7万多名赛会志愿者直接为赛会提供服务,40万城市志愿者在城市和场馆周边提供城市志愿服务,100万社会志愿者在全市社区乡镇开展志愿服务。TA们的微笑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一张名片。
10年过去了,那些定格在激情辉煌时刻的画面,你还记得吗?一起回忆↓↓↓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了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
1990年8月8日
我国与印度尼西亚恢复外交关系
1950年4月13日,中国同印度尼西亚建交。1967年10月30日,两国外交关系中断。1990年8月8日,两国正式恢复外交关系。
印度尼西亚,全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东南亚国家,首都雅加达。人口近2.64亿(2017年),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锡、铝土、镍、铜、铁等。
1977年8月8日
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他认为:建国后的17年,教育和科研战线,主导方面是红线,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是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对知识分子,除了精神鼓励,还要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强调从1977年起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关于学风问题,要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争论。
1974年8月8日
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
1974年8月8日,美国第三十七届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被迫宣布辞职。
所谓“水门事件”,是指1972年6月17日,在华盛顿水门公寓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查获的窃听事件。当时(6月17日凌晨2点30分)有5人被捕,他们带着手套、电筒、复杂的偷听工具和电子窃听器。事件的起因是由于尼克松吩咐查尔斯•科尔森去搞民主党全委会总部主要负责人拉里•奥布赖恩的情报。可是,由于民主党对此早有提防,而中央情报局又自始至终监视着窃听者的行踪,所以窃听者的一切努力都败露了。
1952年8月8日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2年8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实施纲要规定:各民族自治机关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并受上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各民族自治区依自治权限,制定本自治区单行法规。自治区在国家统一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建设计划之下,自由发展本自治区的地方经济事业。在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下,依据财政权限的划分,管理本自治区的财政,采取必要的和适当的办法,发展各民族的文化、教育、艺术和卫生事业。会议还批准了《关于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实施办法的决定》和《关于保障一切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成员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
1945年8月8日
苏联对日本宣战
1945年8月8日晚,苏联政府向日本驻莫斯科大使声明,苏联根据雅尔塔会议精神,忠于同盟国义务,宣布从次日起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1945年6月30日,苏中会谈,8月14日签订的《苏中友好同盟条约》中规定苏联尊重中国对东北的主权,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中共同经营长期铁路和共同使用旅顺军港,宣布大连为自由港等,这就为苏联对日作战创造了条件。7月26日,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布后,日本天皇于次日主持最高作战会议,但没有作出一致的决议。铃木首相在7月30日记者招待会上宣称,要把大东亚战争进行到底。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便参加了对日战争。
还有一些人,他们的名字与历史上的今天息息相关——
1987年8月8日
一代名医张孝骞逝世
张孝骞,1897年生于湖南长沙,我国医学先驱,中国消化病学奠基人。
新中国成立前,他当了11年湘雅医学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当了31年协和医院内科主任,并先后担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职,被人们尊称为“协和”泰斗、“湘雅”轩辕。
张孝骞毕生致力于临床医学、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工作。对人体血容量、胃分泌功能、消化系溃疡、腹腔结核、阿米巴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在医学教育方面有他独到的见解,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被医学界公认为是一代宗师。
作为新中国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张孝骞有着崇高的学术地位,却终生没有一部独立著作。在今天看来,这着实有些不可思议。除了一些单篇文章外,他留下的就是这些小本子。
巴掌大小的笔记本,几十册,整齐地码在协和医院院史馆里。打开来,里头密密麻麻地记满了病人的姓名、年龄、病案号、病情、初步诊断等,纸张已然泛黄。曾有不少人想整理张孝骞的小本子,从中探求医道秘诀,却都迷惘而归,无人能够还原那些只言片语背后的幽深思考。
1987年8月8日,90岁高龄的张孝骞终因劳累过度,溘然长逝。
1961年8月8日
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病逝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梅兰芳8岁学戏,11岁登台,20岁已蜚声南北,25岁出国献艺。1919年至1935年,他先后到日本、美国、苏联演出,第一个把中国的京剧艺术传播到海外去,成为饮誉中外的京剧艺术大师。在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他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创新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梅派”艺术风格。梅兰芳和杨小楼、余叔岩并称“三大贤”,又与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一起被誉为“四大名旦”。
梅兰芳一生成就斐然,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演过的京、昆剧,包括主演和配演,总数不下200出,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嫦娥奔月》《霸王别姬》《黛玉葬花》 《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生死恨》《穆桂英挂帅》等,并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抗日时期,沦陷区戏曲界的规矩是:唱戏时观众有日本人没关系,甚至可以给日本人唱戏,但底线是不能参与具有政治色彩的演出。但梅兰芳的底线是:绝对不给日本人唱戏,无论什么场合、什么原因!上海沦陷后,他携家带口逃到香港。后来香港也沦陷了,他干脆闭门不出,拒绝所有演出。日本不断派人上门请他唱戏。梅兰芳为找借口,说来香港是为养病,因此衣服从来不穿戴整齐,胡子留长也不修剪,甚至不洗澡、不吃饭,把自己活生生弄成个病怏怏的邋遢形象。有一次实在被逼得没办法,梅兰芳买了3支伤寒预防针打下去,结果发高烧42℃……
1942年夏,梅兰芳由香港返回上海。1945年10月,重新登台。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院长等职务。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值得一提的是,梅兰芳不仅是艺术大师,更是当年最红的娱乐明星,他和孟小冬的恋情是各大报纸的头条,他演出的场次一票难求片酬天价。说梅兰芳是空前绝后的娱乐之王,可以说毫不为过。
当年梅兰芳大师第一次去上海演出,丹桂戏院专门购买了数期当地报纸的版面,只写着“梅兰芳”三个大字,连着登了好些天,引起不少人关注。演出场场爆满,后来他出场费高达十根金条。身价绝不逊于当今的各路明星。
梅兰芳本来是自由职业者,演一场拿一分钱,1956年公私合营改成月薪,梅兰芳主动降薪两次后为 2100元。这是什么概念?那时清华教授,每个月拿出八块钱来当伙食费,可以天天吃水鱼王八的!所以抗美援朝,梅兰芳直接捐飞机!
在一次义演中,谭鑫培被安排演大轴,压轴戏由杨小楼担当,梅兰芳和王蕙芳的《樊江关》被安排在倒数第三出。由于那天晚上梅兰芳另外还有几出堂会戏,一时未能赶回来,杨小楼的压轴戏便顺理成章地提前上演,却引来观众的强烈不满,他们大声责问戏院老板 “梅兰芳为什么不来”,并纷纷表示“梅兰芳不来,我们要求退票”。杨小楼的整出戏就在满场喧嚷声中草草收场。这时,梅兰芳匆匆赶到。他一出场即引来喝彩声一片,然后全场安静下来。
1929年,应美国邀请,梅兰芳先生率领梅兰芳剧团赴美国好莱坞演出。“当时美国盛行歌剧、话剧、杂剧,和歌剧不讲话、话剧不演唱、杂剧没情节相比,中国京剧集合了说、唱、演等艺术手法,进入美国后引起巨大轰动。当时梅兰芳先生“男唱女角”的中国男旦写意艺术特色,广受美国观众好评,一曲《天女散花》令美国人如痴如醉。
在美国演出结束后,美国文艺界的大腕和政界精英联合为其举行高规格招待宴会。就在大家开怀畅饮时,一位穿着破烂,浑身脏兮兮的“清洁工”不顾工作人员阻拦冲进了宴会厅,一把握住了梅先生的手大呼:“我终于见到你了!”后来大家才得知,这位 “清洁工”竟是著名笑星卓别林!由于当时在拍影片《城市之光》,卓别林饰演一位清洁工,得知梅先生到美国后,就匆匆从拍摄现场赶来,以自己特有的幽默方式与自己的“偶像”见面。
其实梅兰芳赴美演出正值美国大萧条,原以为最多在纽约演3场,卖出一半的票就不错了。没想到,两个星期的票被一抢而光。当时的美国总统给梅兰芳写信,祝贺他演出成功,并说自己因公不在华府未能看到他的精彩演出,十分遗憾,希望梅先生再来华盛顿演出。
1956年,中日邦交未正常化,他率中国访日京剧团在扶桑东邻掀起了又一次“梅浪潮”。在访日期间,日本著名演员和各界名流热情接待了梅兰芳一行。日本国会议员在两国无邦交的情况下,破例在议会大厦宴请了代表团。1957年是十月革命 40周年,中国组织了劳动者友好代表团参加盛大纪念活动,梅兰芳也是团员之一。他到莫斯科后又引起了一番轰动……
1902年8月8日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诞生
保罗•狄拉克(1902年8月8日-1984年10月20日),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对量子电动力学早期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保罗•狄拉克因狄拉克方程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一生著作不少,其中《量子力学原理》一直是该领域的权威性经典名著,甚至有人称之为“量子力学的圣经”。
(部分资料来源于《经典江苏30年》、中新社)
交汇点记者 周莉娜 实习生 乐美真 综合整理
编辑: 纪树霞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