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明日即将闭幕,截至今晚5点,大会共收到提案902件。
参会的省政协委员们都在关注些什么?又带来了哪些“金点子”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梳理发现,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些事关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民生福祉的重要课题,也是江苏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01
发展实体经济
王鸿声委员代表民革江苏省委在发言中说,建设新时代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江苏应以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江苏贡献”,建议以“新”促“高”,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以强“芯”补“核”,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以扶“优”塑“品”,培植产业发展排头兵。
民营经济是江苏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主动力、就业创业的主渠道。陈俊委员代表江苏省工商联建议,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加快推进“不见面审批”标准化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支持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及高校建立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努力解决融资难题,扩大企业直接融资的规模;积极破除要素制约,探寻集约用地新途径,引导企业集群发展,加大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02
长三角一体化
张建云委员代表江苏省政协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是全面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他建议,完善创新一体化发展协调机制,组建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优选创新一体化发展政策工具,优化创新一体化发展生态环境,推动创新资源共建共享。
提升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朱晓东委员建议组织编制长三角重点行业布局优化方案,在区域内建立与环境整治任务量挂钩的清洁能源分配机制;加强区域污染协同治理,探索建立上下游双向生态补偿机制;逐步推进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融合统一;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围绕重点专题联合开展研究;统一长三角地区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条件,加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会商。
03
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重要任务,曹丽虹委员代表无党派人士界建议,鼓励人才留乡下乡,逐步建立各类要素向农村倾斜的制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加强政策评估和落实,让政策落实接地气、可操作,真正发挥应有效益。
卢晓宁委员认为,江苏开展为期三年的“厕所革命”,有效提升了乡村旅游硬件设施,但乡村厕所仍是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一个短板,建议从供给导向转到需求导向,科学布局规划建设公共厕所,重视公共厕所的软件管理和厕所文化及配套设施建设,注重厕所技术革新,提供优质如厕体验。
张华贤委员提出,加快改善苏北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更是让农民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生活的现实性举措。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首要环节就是做好规划,要尊重农民意愿,积极引导进城入镇,支持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户举家进城落户,强化产业支撑,以“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为导向,形成“人人有考卷、个个不雷同”的产业格局。
04
改善民生
蒋鹏举委员认为,适老化改造的居家养老环境较为符合老年人心理特征,也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他建议政府主导做好适老化改造产业保障工作,制定适老化改造标准,有效引导适老化产业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健全并甄别适老化产业类别,推广试点工程,加快适老化住区改造进程。
朱毅民委员提出,基础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教育管理要回归办学初心,围绕正确把握基础教育教学目标定位,建议遵循育人规律,稳妥推进中高考评价制度改革,还教育健康与公平。遵循教学规律,有效控制“帽子”选拔活动,还老师静心钻研教育备课的时间。遵守学校规矩,从严控制各类进校园活动,还学校应有的安宁与安静。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获悉,已提交的提案中,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和省政协专门委员会提交集体提案161件,委员和界别提交741件。
其中,有关经济发展的提案96件,有关财税金融的提案40件,有关工业商贸的提案131件,有关农林水利的提案59件,有关资源环境的提案76件,有关教育事业的提案75件,有关科学技术的提案36件,有关文化宣传的提案44件,有关医卫体育的提案61件,有关政治建设的提案39件,有关法治建设的提案42件,有关统战综合的提案19件,有关社会事业的提案127 件,有关城乡建设的提案57件。
江苏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将对收到的提案进行审查,提出审查立案情况报告,报请省政协主席会议审议。立案的提案将交承办单位办理。
撰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 严红兰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点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