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放管服”改革如何走向纵深?11月13日、14日,全省“放管服”集成改革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无锡江阴市、苏州吴江区召开。江苏省委编办以鲜活的“案例教学”,推广“不见面审批”、综合行政执法、经济发达镇改革中出现的创新举措,并提出推进要求。
“我们要运用系统思维,在县域集成这3项改革,并将其与即将展开的市县机构改革统筹,加快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简约高效、阳光便民的现代基层治理体系。”江苏省委编办主任俞军提出。
打造标准化的“不见面审批”
【案例切片】“交易+税务+不动产”窗口、实体经济绿色通道、公积金综合业务窗口……江阴市政务中心,除优化设置综合窗口,还邀请人民银行进驻。工作人员介绍,新设立企业办理银行开户许可的时间,由过去的一两天缩短到20分钟。该市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已基本实现2个、4个、40个工作日内完成的“2440”目标,比江苏要求的“3550”目标压减更多审批时间。
江阴建立市级综合管理服务指挥中心
苏州市吴江区,出台首批“不见面审批”标准化体系规范,公布“不见面审批”事项清单,并区分“不见面”和“见一次面”情形编制服务指南。针对“高频”事项,该区推出高效简便的服务套餐。 翻开“退休审核套餐”,记者看到,企业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待遇审核,从原来的跑区人社局4个科室、提交6件材料,变成只需向人社局一个部门递交两件材料,由人社局内部科室在后台协同办理。
吴江区推出便民化套餐服务
【推进要求】深化“不见面审批”,江苏正以标准化为突破口,为企业、群众提供统一、规范的服务。除了要求各地借鉴吴江等试点地区的经验,为“不见面审批”事项编制标准外,省委编办还特别提示,企业和群众改变办事习惯有个过程,推广“不见面审批”既要积极、又要稳妥,不得将选择见面办事的群众拒之门外。
“不见面审批”改革,重点在优化审批流程和服务,难点在做好事中事后监管。会议强调,坚持放管结合,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把监管做实、做好。
江苏连续两年开展营商环境评价,2018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已被省委、省政府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指标监测评价。记者了解到,省委编办将对评价方法进行优化:一是扩展评价指标,增加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不见面审批事项办件量、用电报装、纳税、用水报装、用气报装、获得信贷等7项新指标;二是取消自报案例,改为全部从省级部门业务系统中随机抽取案例;三是改进核查方式,邀请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群众代表全程参加,增加透明度。
县域尽快组建5至7支执法队伍
【案例切片】一年来,吴江区受理各类社会治理事项157.7万余件,日均4722件,办结率99.5%。连续3年,该区公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不断提升,达到97.0%和98.5%。
2016年3月起,作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该区从整合机构开始,优化执法力量,组建市场监管、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城市建设管理和自然资源6支综合执法队伍,设立8个镇级综合执法局,按区域履行综合执法职能。今年9月,该区成立全省首个区级综合执法局,统筹“6+8”,协调行业主管部门、综合执法队伍开展跨部门、跨区域的执法联动。
“智慧吴江”,实时显示的部分政务数据
通过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区级645项行政处罚权集中到各镇行使。6个领域和8个镇域的行政执法主体,都在权责清单的约束下行驶执法权。与执法队伍重组、权责清单出台相呼应,一张密织的社会治理大网格,一个区级综合行政执法指挥平台,共同发力,使该区七成问题在网格内解决、两成问题推送至镇级或区级部门解决,不到一成问题需要通过综合执法解决。
【推进要求】“放管服”改革,难点在于“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7项重要任务之一。今年6月,江苏印发《关于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进科学执法、减少执法队伍、解决多层重复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等,构建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现场会上,省委编办要求,当前各地的首要任务是,在县域组建5-7支执法队伍。在此基础上,分类推进县域综合行政执法,借鉴吴江区试点经验,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指挥调度模式,创新监管方式,落实监管责任。
在发达镇建立“1+4”治理模式
【案例切片】“改至深处,行在细处”,吴江区平望镇政务服务区域内,墙上的简短标语传递着改革理念。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用于传递纸质资料的快递柜、办事窗口旁的血压测量仪,则诠释着从细节处优化政务服务的努力。
镇级政务服务中心,引入自助服务终端
作为试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济发达镇,平望镇各村(社区)开设综合窗口,对接镇综合窗口,39项服务事项可直接在村社办理;设立智慧管理中心,先后接入48个数据平台,进行全域化管理;499项行政处罚权限,整合到一顶“大盖帽”上;对企业进行实时信用监管,行政处罚结果同步推送审批前台,审批、监管形成“双回路”……
平望镇居民,办完“政事”后顺便测血压
江阴市徐霞客镇,建立了“1+4”的基层治理新模式——“1”即党的建设总引领,“4”即镇村治理“一张网”,政务服务“一窗口”,综合执法“一队伍”,指挥调度“一中心”。
【推进要求】江苏49个发达镇,都要建立“1+4”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各地还要结合实际开展有特色的自选动作。例如,产业集聚度较高的经济发达镇,可以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思考如何在商标专利保护、助推产业转型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省委编办表示,在经济发达镇,改革还可以从审批制度、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综合行政执法等方面,扩展到政社互动机制、县镇财政管理体制、要素资源分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例如,在政社互动方面,可以主动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政府决策,指导、督促各镇围绕企业和群众需求开展创新,从而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民众自我约束管理的多元化社会治理结构;在构建干部人事管理新机制方面,可以探索县级人员带编划转等方式,将人员充实到镇便民服务、综合行政执法等机构,解决基层人手短缺问题。
交汇点记者 徐冠英 李仲勋
编辑: 刘霞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