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付费刷课案件最近侦破,据此案打掉的“97学习网”“娜娜”等刷课平台统计显示,仅2019年至2020年,全国购买刷课服务的学生超过790万人,刷课数量超过7900万科次。“代学网课、代考试”已成为一条灰色产业链。有刷课代理称,只需提供账号和密码,便能帮助学生“轻松”拿高分。
目前,我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相关平台上线慕课数量已增至3.2万门,不少高校将网课纳入学校选修课范围。由于网课不受时空限制、课程质量相对较高等原因,被不少同学所青睐。但网课在普及中也出现了“付费刷课”的乱象:有同学动机不纯,冲着网课“逃课容易”“易得高分”去的;有同学刚开始对课程方向兴趣盎然,后来发现课程内容索然无味,最后放弃挣扎;有同学原本不屑于刷网课,但看到刷课不仅不用学,还能得高分,也纷纷加入刷课队伍。湖北某校媒两年前曾做过问卷调查,所在院校开设了线上课程的74人中,有66%的大学生表示会通过各类方法进行刷课,可见刷课风气有多严重。
刷课,其实就是“在线逃课”,依靠刷课获取高分,则与考试作弊没有本质不同。这种行为不仅浊化了高校学风,对高等教育质量和学生价值观造成严重冲击,还会危害教育公平,让守规矩的同学在学科考试中吃哑巴亏。现在,很多学校已将网课纳入学分管理,这意味着网课的成绩直接影响学期总成绩,如果任由刷课现象存在,则很可能会损伤学生保研等结果的公平性。
杜绝付费刷课现象需要花大力气整治。防范学生刷课行为,首先要明确有关网络平台违法量刑标准、深扒刷课灰色产业链,也应注重从技术层面堵住漏洞。譬如,我们可以对在线课程的播放速度、IP来源等进行检测,通过人脸识别、指纹录入等手段防范刷课行为。同时,如果能将线上考试变为线下考试,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相信也能发挥以考促学的作用,大大弱化学生刷课的动机。杜绝刷课行为,也需要学生自觉摒弃功利、浮躁的短视思维。由于网络授课缺少课堂互动性,无法带来线下授课的沉浸式体验,因此要保持对学生的吸引力,网课还必须要在提高课程趣味性,增进课程信息量上下足功夫。
(新华日报·交汇点 韩宗峰)
编辑: 颜云霞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