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滚动资助项目杂技剧《黎明前夜》“一改”专家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国家艺术基金、江苏艺术基金的相关领导及文艺界10余位专家齐集南京,把脉文艺精品创作。
大型原创红色杂技剧《黎明前夜》则由南京市杂技团创排演出,取材自南京本地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讲述渡江战役前夕,侦察小分队在江南游击队队长张四姐等人掩护和配合下,历经艰险,智取江防图,出色完成侦察任务,为保障渡江战役胜利和赢得全国解放作出重大贡献的故事。
该剧在舞台呈现上采用类似电影蒙太奇的手法,以两度空间在同一时刻交替呈现的情景调度,来演绎攻防和布防双方中的“沙盘布阵”;在技术手段上,集合了高空攀越、翻腾特技、魔术、悬荡和极具地方特色的江南评弹等多种艺术形式,将杂技“惊、险、特”的特点融入立体舞台叙事,塑造侦察兵“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特性和高尚革命情怀,生动勾勒出英雄群像,艺术感染力极强。
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季国平,江苏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濮琦等领导出席研讨会。马也、王亚勋、王建民、李延年、李春喜、季国平、吴杭平、周正平、姜志涛、黄在敏、黄国庆等十余位专家围绕该剧的文化内涵、表现形式、舞台呈现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杂技剧《黎明前夜》导演李春燕、编剧董芳辰等主创团队代表一同参加了会议。
著名杂技、木偶、皮影剧作家李延年认为,《黎明前夜》是一台题材重大、值得表现、技巧高难、杂技精品荟萃、观赏性较强的,具有提高空间的好剧,是为杂技剧正名的精品之作。“近几年来杂技剧出现了一种不应该出现的现象,就是以舞蹈为主,杂技反而成了附属品,变成了炒的这盘菜上一片装饰的香菜叶子,这是很不应该的,也是不提倡的。”
《中国戏剧》杂志社原主编姜志涛说,杂技剧非南京杂技团首创,但用杂技的形式表现革命战争的内容,《黎明前夜》首开先河。“ 舞台节奏张弛有度,有火爆激烈的战争场面,也有舒缓优美的浪漫场面。比如牺牲的那场空中飞人,舞台的色彩非常好,江水全是红的,象征着百万雄师把江水染红,将渡江战役的艰难进行升华。”
《黎明前夜》自首演以来,已在全国巡演二十余场,几乎场场爆满,好评如潮。除了浪杆、蹬人、转圈、魔术、蹦床、踏板、高低车等各种杂技手段外,该剧还创新应用魔术、话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赋予杂技故事、人物、情节、戏剧,“人没有技不惊人,但是没有艺不感人,杂技使故事更好看、更惊奇,这是一部有探索、有价值、有前途的剧目。”中国评剧院艺术指导、一级作曲王亚勋说。
2018年,该剧成功立项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项目,2020年,再次成功立项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主要面向评审年期间已经通过结项验收的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项目,本着导向性、示范性原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中选优拔萃,给予滚动资助。2020年,全国共有125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滚动资助,最终仅有17部成功立项滚动资助,杂技剧《黎明前夜》正是其中之一。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该剧的成功之处,同时也指出了该剧待完善提升的空间,达到了促进交流、凝聚共识、启迪思想的效果。
南京市杂技团团长池文杰表示,希望通过不断总结杂技剧创作的经验教训,呈现出一台更为饱满、流畅、更能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
编辑: 傅秋源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