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品牌鸿星尔克正在风口浪尖上。一边,获千万级关注,遭哄抢式购买,赢得“国货之光”的赞美;一边,被调侃“濒临破产”,被质疑是诈捐,经受着显微镜般的审视。目前,鸿星尔克董事长、壹基金、郑州慈善总会纷纷做出回应,价值5000万元的物资分别通过郑州慈善总会捐赠3000万元、壹基金捐赠2000万元,并将分批次捐赠,而有关机构将做好核查。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鸿星尔克版的“等风来”,源于自己的善意。7月22日,鸿星尔克因捐赠5000万元物资驰援河南灾区,迅速被网友送上热搜第一。许多网友同情鸿星尔克经营状况不佳,纷纷以购买其产品的方式来表示赞誉与支持。过去一周,鸿星尔克抖音直播间就卖出7700万元的销售额,线下品牌店也是人头攒动、销量大增,甚至出现男子购买500元的产品、付款1000元的新闻,被网友调侃为“野性消费”。
一家企业以自己的善心获得关注,消费者以自己的行动给与回馈,可谓一次爱心的互动与传递,是一件好事。可以相信,企业的捐赠是真诚的,因为它“感同身受”。2003年鸿星尔克工厂遭遇大水,半数设备和大量原材料被淹,一度举步维艰。在这样的经历下,其董事长吴荣照反复强调自己知道“淋雨的滋味”,于是就想在别人遭受水灾的时候给他们“撑上一把伞”。同样可以相信,消费者的回馈也是真诚的,是对给别人“撑上一把伞”这一慷慨之举的褒奖,一句“感觉你都要倒闭还捐那么多”道尽人们心中最朴素的善念。
只是,互联网的风向来变幻莫测,而“野性消费”也是一股风。在它善意的另一面,是盲目与疯狂。比如,有的把鸿星尔克当做楷模,对捐赠金额不及它的品牌展开质问,甚至跑到这些品牌的直播间,对主播恶语相向、讽刺挖苦;有的把捐赠作为鸿星尔克的“豁免金牌”,奚落抨击质疑其产品质量的人,类似“一定是你脚不对”的言辞已然是非不分……如果说这股风刮向的是“神坛”,那一旦转向,就有可能是“祭坛”。
鸿星尔克被质疑诈捐,已然是风向转变的开始。再长远地看,鸿星尔克的危机同样不可小觑。一则,此次捐赠拉高了人们对它的慈善期望值,以后再遇到灾情,鸿星尔克是捐还是不捐,又得捐多少才符合人们的期待?这样的形象维护成本,是正处于发展困境的鸿星尔克所能承担的吗?二则,流量之所以是流量,就因为它时刻在流动。当这波关注逐渐消逝,曾经的热情成为黄花,鸿星尔克是否也会“昙花一现”?无怪乎,不少自媒体纷纷提醒,鸿星尔克要小心了!
好在,其董事长吴荣照还算清醒,一直呼吁大家理性消费,不要神化鸿星尔克,并表示“只要守住初心、坚守实业,用心为用户打造优质的产品,总有一天会得到用户的认同。”诚然,产品才是企业的王道。若能借此机会,在品牌、产品、渠道上持续发力,鸿星尔克的“重生”未必不可能。无数的翻车与反转证明,“野性消费”是善变的、靠不住的,甚至是危险的,只有通过堂堂正正的市场竞争获得品牌价值,才是真正立得住的。
(颜云霞)
编辑: 陈立民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