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决定:杜小刚同志任无锡市委书记,黄钦同志不再担任无锡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今天上午,无锡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江苏省委有关决定。此前任无锡市市长的杜小刚就任无锡市委书记。
“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重要时点,接过无锡事业薪火相传的光荣接力棒,以新的角色继续为无锡人民服务、为无锡发展出力,既感到无尚光荣,也深知担重千钧。”杜小刚在表态发言时说——
“接力棒”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必须永葆忠诚、坚定立场。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将坚持把无锡工作放到全国全省大格局中思考谋划,更好地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省级谋划,对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标江苏及无锡“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大家一起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坚实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接力棒”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必须争先领跑、铁肩担当。我将始终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牢牢依靠常委一班人,营造上下同欲、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集合众智众力,办成办好一批打基础、管当前、利长远的好事实事。带着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怀着夜不能寐的紧迫感,主动认领最难的事项、挂钩最重的任务,领着干、创新做、跑着拼,当好“头号攻坚手”“第一突击员”,交出现代化建设的过硬答卷。
“接力棒”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必须践行宗旨、造福百姓。“万家忧乐在心头”,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应如坐针毡,牵挂民生的“一枝一叶”我们应寝食难安,我将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共同富裕”目标,全面落实总书记对民生工作的“八个更”要求,一着不让干起来、一刻不停做下去,以汗水和心血浇灌民生成果,努力赢得群众的认可和信赖。
“接力棒”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敬畏,必须正风肃纪、涵养生态。迈入新征程,我将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扛起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自觉接受大家监督,展现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落实“严管厚爱”方针,以身作则、抬高标准、当好示范,带领全体党员干部不慕虚名、不务虚功,真正以自身的“好作风”换取无锡的“大发展”、人民的“好日子”。
“瞭望君”注意到,杜小刚是1976年6月出生,此次就任无锡市委书记后,今年45周岁的他成为目前江苏13个设区市最年轻的市委书记。
官方简历显示,杜小刚是江苏常州人,大学学历,硕士学位,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8月参加工作,曾在南京、苏州、无锡多个岗位工作过,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在南京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毕业后,他到南京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工作。2003年2月,任共青团南京鼓楼区委书记。2004年1月任共青团苏州市委副书记。2006年6月起,担任共青团苏州市委书记,前后5年时间。此后,先后任沧浪区区长、姑苏区委副书记、太仓市市长。2015年1月,任昆山市委副书记、市长。2018年2月,任昆山市委书记。
以创造“昆山之路”闻名全国的昆山,是开放型经济高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之首。2018年12月21日,时任昆山市委书记的杜小刚主持召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务虚会,用一整天时间开展“头脑风暴”。他在会上强调,要从“昆山之路”实践经验中汲取勇毅前行的动力、激活勇于创新的基因、提振拼搏奋进的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城市,打造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深入实施18项三年提升工程,全力推动昆山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全新一跃”。相关数据显示,杜小刚任职昆山的5年,昆山成为全国第一个GDP突破4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400亿元的县级市。
“整个公园绿化缺少品位和颜色,厕所要全面提升,实景版牡丹亭建筑层次太低……”2018年“昆山发布”推出的这篇报道说,2017年10月的一个傍晚,杜小刚走进正在改造的亭林公园转了一圈,发现了一些问题。当晚,他在工作群中一口气发了13条整改意见和建议。
公开报道显示,杜小刚在昆山任职期间表示,做干部要“眼中有活、心中有事”,搞工作要“切口小、实战性、闭环化、重创新”,干事业要“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勇于挑最重的担子”,谋发展要“学上海所长,创昆山之新”。
2019年12月,杜小刚到无锡工作,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去年1月,无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选举杜小刚为无锡市市长。
“拿出事事争第一的勇气,追求处处创唯一的佳绩!”杜小刚在当选无锡市市长后表示,将大力倡导“切口小、实战性、闭环化、重创新”的工作方法,带领全市政府系统加强调查研究,推进各项工作项目化、节点化、责任化,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尽心竭力用政府工作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杜小刚上任之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成为他面临的一道“必答题”。去年2月18日,杜小刚主持召开无锡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会议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听取相关部门关于复工复产情况的汇报后,他随即要求无锡各地各部门围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本周全面复工、所有工业企业2月底前复工的总体要求,尽快出台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快复工达产步伐的具体措施。
作为经济总量过万亿、人均GDP居全国前列的经济强市,无锡这些年发力推动产业强市建设取得新突破。担任无锡市市长后,杜小刚高度重视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开放高效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中国那么大,请一定要来无锡看看。”去年5月,无锡市2020年度“百企千才高校行”系列活动在南京启动,杜小刚通过录制好的短视频,向广大青年学子发出青春之约。当时,无锡推出《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来锡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采取安居落户、实践应聘、交通旅游、企业招聘等8项硬核举措,对海内外高校毕业生特别是湖北学子就业创业给予倾斜支持,为无锡产业强市“复兴号”注入“动力源”。
不仅如此,去年7月,杜小刚带队走进北京,开展产业对接交流系列活动,与央企、名企负责人会晤洽谈,积极寻求多领域合作。杜小刚表示,要持续加大产业对接、项目招引、战略合作力度,积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合一”,加速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加快把无锡打造成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
数字见证发展。去年,无锡地区生产总值超1.2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逾千亿。“十三五”期间,无锡落实现代产业发展资金超338亿元。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53家,物联网产业营收增至3100亿元,规模全省第一;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至1350亿元,居全国前列。累计培育“太湖人才计划”创新创业项目349个,省级以上领军人才、团队增至760个,人才总量超183万人,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在今年1月无锡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杜小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十四五”期间,无锡要勇做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勇创全省“强富美高”建设示范区,勇当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在现代化建设中体现无锡担当、作出无锡示范、贡献无锡力量,更有底气地喊出“高质量发展看无锡”,在国家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烙下“太湖印记”。
杜小刚,男,汉族,1976年6月生,江苏常州人。1999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
1995年9月至1999年8月 南京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学习
1999年8月至2000年5月 任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工作人员
2000年5月至2002年3月 任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团工委副书记(其间:2001年8月至2002年2月借调共青团中央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帮助工作)
2002年3月至2003年2月 任共青团南京市鼓楼区委副书记
2003年2月至2004年1月 任共青团南京市鼓楼区委书记
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 任共青团苏州市委副书记
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 任共青团苏州市委书记、党组书记(2003年3月至2008年5月南京大学与荷兰特里赫特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在职学习,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 任苏州市沧浪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长
2012年10月至2012年12月 任苏州市姑苏区委副书记、区政府筹备组成员,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 任苏州市姑苏区委副书记、副区长,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 任太仓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 任昆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 任昆山市委书记、市长,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 任昆山市委书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 任无锡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市长、党组书记
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 任无锡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
2021年7月 任无锡市委书记
杜小刚同志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十三届市委委员,市十六届人大代表。
交汇点记者 方思伟 实习生 丁平
编辑: 陈明慧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