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明末清初的江南闺秀们不仅会读书,而且还擅诗赋。她们的作品被出版,进入市场后“红”极一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女性系列中,《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一书里介绍女性作者的出书故事,一定会勾起你的好奇心。日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赵冬梅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莉教授,围绕这一系列丛书展开对谈,描摹出时代发展中女性作者的生动形象。
在《闺塾师》一书中,列举了几个数据,比如16—18世纪出版的女性作品选集有12种,其中1667年由王端淑编辑的《名媛诗纬》收录了大概1000名明末清初女作家的作品,1773年汪启淑编辑的《撷芳集》涉及了大概2000多位清代女性作者,可见这个时代女性写作群体是十分可观的。那么,如何看待这一时代的女性写作,以及她们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其中体现的社会价值?
“时间是历史学要把握的最核心的东西,历史学追寻任何事情都会根据时间线的变化,《闺塾师》的时间是在明末清初。《闺塾师》并不是对全国女性写作的研究,它研究的仅是江南地区。”赵冬梅说:“江南地区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比如苏州、扬州、杭州。明末清初的江南出现了像草原上的蘑菇圈一样的、一圈一圈的才女,她们成片地出现。而且她们大部分是通过婚姻、血缘相关联的,是有亲戚关系的。”
才女成片、成群地出现,才女写的东西被及时出版,进入出版市场背后隐藏的是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的进步。赵冬梅介绍,中国自古就有才女,如蔡文姬、班昭、李清照、薛涛。在蔡文姬和班昭的时代,写作都是写在竹简上。从四世纪开始,中国人才大规模地用纸来取代之前的竹木简。十世纪开启了雕版印刷的时代。到了明末清初,印刷技术取得进步,印刷效率大大提高。“效率提高的体现在什么地方?就是字体,统一的字体,可操作性更强,印刷效率更高。”赵冬梅说。
赵冬梅进一步展开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宋代以来识字的人群不断增加。北宋时期,科举制度和雕版印刷使得知识传播变得更快、更广;到了南宋,越来越多的人在科举考试中落榜,转身进入大众教育中;元代的科举跟之前不太一样,儒生上进的路是时断时续的,大部分科举无望的读书人就去写剧本;到了明代,读书人识字率不断地提高,再加上江南的地域特殊性:虽然开发时间晚,但是遭受战乱骚扰极少,总体上处在一个持续的发展进程中,因此到了明清,江南非常富有,印刷业发达,阅读面在扩大。“其实从整个世界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女性作品的出现,都是跟经济有关系的。”张莉说。
除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促成了女性作者、作品大量出现,张莉认为,“任何时代的文学创作,包括女性写作,其实都跟传媒方式的变革有关系。”她介绍说,“女性写作的发展总是会跟新媒体有关系,比如五四时期报纸副刊的涌现,对整个女性写作的推动非常大,因为它有大量的女性读者。为什么说报纸很重要?它是今天印了明天就可以到千家万户手里,所以一是需要大量的稿子,二是需要满足它的读者。中国家喻户晓的女作家冰心就是这样出现的,第一天报纸上刊登了冰心的作品,第二天读者就写信说写得好,随后编辑马上把读者来信登出来。19岁的冰心一年之内在《晨报》发表了十来篇小说,一下子就成名了。”
今年,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推出女性系列,精选《内闱》《缀珍录》《闺塾师》《缠足》《矢志不渝》《危险的愉悦》等6种经典好书,从情感、婚姻家庭、教育、道德风俗、社会参与、性别关系等不同视角书写宋代以来1000多年间中国女性的历史。值得一提的是,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女性系列”,集结了伊沛霞、曼素恩、高彦颐、卢苇菁、贺萧等享誉国际的女性史研究大家。这些大家将注意力投向中国历史中的女性角色,将妇女置于历史的中心,勾画了一幅幅女性目光凝视下的历史图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安静
编辑: 王建旸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江南才女多
明末清初的江南闺秀们不仅会读书,而且还擅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