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在人间,我们处处是异客;在梦境我们的悲喜可以想通。”诗人庞培最新出版的诗集《写给梦境》,用语言梦境描绘江南,触碰深藏的情感,引起人们心底的共鸣。近日,《写给梦境》分享会在南京举办。
“我生活在江南水乡,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我的家乡也是徐霞客的故乡,他到长江边看到浩荡的江水,就疑惑这是从哪里来的呢?于是他的一生就陷入流浪,走遍了中国。”庞培说,“非常感谢我的诗集腰封上写的‘南方的精神秘密’,这给我,也给很多南方诗人设定了目标和美学取向。女性也好、大自然也好、都是诗人生命里的重要宝藏。”
如今居住在无锡的庞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作,已经出版著作二十余部,诗集三部。诗集《写给梦境》选择了庞培1988年—2017年将近三十年的诗歌。“诗集的问世,犹如一部分流年逝水深山溪涧间奔涌的溪流;犹如作为作者生平的风中的野花——作者在不可知的角落里,双手合掌。”庞培在《写给梦境》的自序中这样写道。
本次分享会,由灵泊工作室与可一书店主办。诗人杨键、马铃薯兄弟、育邦、傅元峰、里拉、汗青,青年作家刘奇,音乐人沈兆明在分享会上用诗歌、散文、音乐等方式讲述了各自“梦境”。
“我认为一个诗人他写得最好的诗,可能就是写他最熟悉的事情,离他非常遥远的,诗人不一定能写得非常好。”诗人杨键分享的是庞培在诗集中描写母亲的诗。在《捣衣歌》中,庞培写道,“四十年前,妈妈还在河滩洗衣裳/沿河人家,每隔十数户/有一个淘米洗菜的码头/街坊邻居隔着水面说话,聊家常/隔河相骂、唱歌/搓衣板,木盆,桶……”江南母亲的形象就活生生地出现在了读者面前。
“以音乐性和现代性修辞书写南方精神的秘密。”诗人,图书策划人马铃薯兄弟认为,这句话把理解庞培诗歌的秘密写了出来。读庞培的诗歌,放声朗诵,内在的节奏感非常明显有很强的音乐性。这也是为什么庞培诗歌被谱曲的非常多。
诗人育邦说,“诗人从林中路过,沉思独立个体的来路与归途。从庞培的诗歌中,我们读到人间山川,山河故人,一个蜿蜒曲折的蓝色江河。在他的诗歌中,吹拂着江南的晚风,其中孕育、藏匿着少年般的暗黑,这个江南包含着个人的秘密。” 傅元峰认为,“庞培正是在人间通过梦境‘摆放’了自己。”
青年诗人里拉、汗青谈到庞培诗歌的启发时,用“温和平淡中的语言新意让人感动”“有一种清澈的质感”来描述。庞培说,“我在两个月前做过一个梦,梦醒之后特别愉悦,我梦到自己六岁的时候,走了一段很远的路,走过了下雨天,雨过天晴,我似乎得到了生命中所有的美好。”
在质朴的文字之中引领读者去感受。汗青说,庞培用诗歌展现了他的所思所想、他的经历、他的情感情绪等,体现出一种对自我、对自己所经历的事物以及周围生命的尊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安静
编辑: 吕鑫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触碰深藏的情感,引起人们心底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