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也没什么作业,就给两个小朋友报了一个‘军事训练营’,其实就是夏令营性质的,看家长群里老师发来的照片,真是玩得‘不亦乐乎’。”南京市民崔先生育有一对已经上三年级的龙凤胎,假日里给这俩孩子花5600元报了位于江宁龙潭的一个“训练营”,一共20多个小朋友,五天四夜,还组建了一个家长群,每天老师会发来照片。
“神兽”有地方去了,大人也“解放”了。崔先生夫妻俩趁着这几天连看了好几场电影,还约朋友们自驾去近郊户外烧烤,玩得同样痛快。
位于南京清凉门大街的一家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疫情正赶上暑期,南京旅行社纷纷退掉了好多亲子团,这个“十一”假期好多同行都在给暑期“补作业”。“今秋南京天气格外好,不少夏令营项目都挪到了‘十一’,我们也重新开了好几个亲子团,报名方面还蛮乐观的。”
此次“十一”假期是“双减”政策实施之后首个“黄金周”,总体来看,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本来就比较重要的亲子游群体更成为假日市场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近郊游、乡村游成为很多家庭的首选。3日,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的金牛湖景区,尽管从南京市区出发,开车要一个多小时才可到达,但景区内游客还是不少。刺激好玩的水上飞人、越野卡丁车、水上摩托艇、“丛林穿越”等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格外吸引人,尤为适合亲子游玩。记者看到,在父母的陪同下,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在体验卡丁车,而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则更喜欢“丛林穿越”。
文博场馆也纷纷推出研学项目。国庆期间,钟山风景区内博物馆群推出四大研学活动、四大专题展览,包括明孝陵博物馆的“世遗文化周周游”主题研学活动,孙中山纪念馆举办的“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活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的 “飞过天安门——开国大典上空的领头雁邢海帆”党史学习小课堂等,实现寓教于游。此外,风景区内明孝陵长生鹿苑的小鹿、南京海底世界的机甲表演、紫金山探险公园的林间冒险也吸引了不少亲子群体来打卡。
亲子出游带来流量,也创造了新的消费空间和消费习惯,比如要兼顾“亲”与“子”的共同需求和爱好。在淮安,国庆假期,西游乐园不仅开放八大区域和多个游乐项目,还推出浪漫的无人机表演和烟花秀;白马湖旅游度假区则举办了“百年荣光 葵海芳华”秋季主题菊花展、葵花展,既可在这里赏菊花、游景点,还可体验“火星遗迹”、越野赛道等互动项目。
再比如“伴手礼”的选择。这两处热门“打卡点”还不约而同地推出积分兑换好礼活动,西游乐园兑换文创雪糕、钥匙扣、行李牌等文创礼物,白马湖旅游度假区推出积分兑换“南葵北菊”联票、雨伞、面膜、菊花茶等伴手好礼,涵盖了老中青三代人的喜好。这两处也成为“十一”假期里,淮安最火爆的景区。
为了更好地拓展亲子游市场,南京市文旅局一级调研员王庆华介绍,“十一”期间,文旅部门针对出游需求庞大的亲子游群体,设计制作了《Fun假趣自驾》宣传折页、《南京民宿地图》和《宿在金陵》民宿宣传折页,这些都可以在分布于南京各地的100多个文旅咨询服务中心内获取。
从“黄金周”前三天的市场表现看,亲子游愈发火热,同时也折射出,旅游消费重体验、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正在凸显。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
受访者供图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编辑: 颜颖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亲子游带动流量,“寓教于游”成趋势。赚孩子的钱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