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当前,长三角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阶段,但风险挑战始终存在,要更大担当实现“两手赢”,加倍努力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本周,长三角示范区创新试点公积金可支付异地房屋租赁费,长三角铁路持续优化运力配置,长三角5G基站数量已超过37万个......。
【焦点资讯】
1. 长三角示范区创新试点公积金可支付异地房屋租赁费
为进一步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服务水平,服务长三角区域内人才流动、产业发展,支持职工租房需求,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嘉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通知,创新试点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支持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异地房屋租赁费用。
2. 长三角铁路持续优化运力配置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6月9日透露,随着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为进一步适应旅客出行需要,助力复工复产,铁路部门自6月10日起持续加大长三角地区运力投放力度,重点增加上海地区列车运行班次,逐步实现开车正常化。据介绍,6月10日至19日期间,铁路部门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高考结束后学生出行等客流变化情况,继续精准实施“一日一图”,动态灵活安排运力,重点增开上海至湖南、西北、成渝、东南沿海等长途方向,以及至宁波、温州、合肥、阜阳、徐州、连云港等短途方向旅客列车。其中,6月10日上海地区恢复开行旅客列车37列,当天开行列车总数达106列。6月20日起,铁路将实施今年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届时将发挥好新图调整后的效能优势,根据长三角地区客流变化全面投放运力,迎接暑运客流到来。
3. 长三角5G基站数量已超过37万个
最新数据显示,长三角5G基站数量已超过37万个,其中江苏累计开通5G基站数量居长三角首位、全国排名第二。
【产业科技】
1. 913.18公斤!安徽小麦单产纪录大幅刷新
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消息,6月5日,在涡阳县家庭农场连片种植示范点,专家对5.52亩皖垦麦22实收测产,平均亩产达913.18公斤,为今年小麦单产最高纪录,比去年全省最高的860.6公斤提升52.58公斤。这也是安徽省小麦单产水平首次突破900公斤。皖垦麦22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与皖垦种业联合选育的最新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是深化科企合作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专家组对其表现出的良好丰产性和稳产性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大面积应用推广前景广阔,市场价值可观。
2. 白马湖实验室成立
6月7日,在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小镇,白马湖实验室(能源与碳中和浙江省实验室)揭牌成立。今年5月,白马湖实验室正式纳入浙江省第三批省实验室,成为浙江省目前唯一由省属国企牵头、高校共建和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能源领域高能级科创平台。目前,白马湖实验室已启动建设氢能储运技术、太阳能转化与催化、能源清洁低碳、电化学储能技术和新能源材料等首批5个研究所。
【重大项目】
1. 无锡开建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园
6月10日,无锡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园在无锡高新区开工建设。开工仪式上,30个项目进行了签约,既有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特色产业项目,又有人工智能、5G应用、量子科技、区块链等未来产业项目,将用创新为无锡高新区注入新动能。
2. 外高桥造船提前实现“任务过半”
6月10日,上海造船业再传喜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提前实现交船任务过半、接单过半、营业收入过半目标。当天,外高桥造船以“云签约”形式交付日本三德船舶株式会社一艘21万吨纽卡斯尔型散货船“完美南极光”。至此,外高桥造船上半年累计交船10艘共217.6万载重吨。外高桥造船上半年已承接6艘7000标准箱集装箱船建造订单,手持7000标准箱集装箱船订单达32艘,继续位居全球第一。在疫情带来重大影响的情况下,外高桥造船提前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也为实现全年生产经营任务不变、指标不减奠定基础。
3. 南汇新城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6月6日,上海临港新片区(南汇新城)2022年第二季度1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额约118.7亿元。集中开工主会场设置在中国电信算力平台基地项目。
4. 南浔5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6月6日上午,随着响亮的开工指令下达,湖州市南浔区52个重大项目破土动工,再掀项目投资建设新热潮。据悉,此次5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239.25亿元,项目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农业科技、商贸综合等多个领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朋 整理
素材来源:新华日报、各地日报、官方微信等
编辑: 洪叶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