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名叫“意外”的小香猪,一头名叫“紫金”的獐子,一只因为逆转录病毒并发了白血病的五岁考拉……它们去世后,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饲养员们为它们写下讣告,钉在公告栏上;有的游客经过时,也会驻足停留,或者送上一朵小白花。《人物》杂志微信公众号近日刊发《动物讣告,一件重要的小事》,引来众多关注。
动物又不是人,为什么要给它们写讣告?有人给出一个温暖的答案:“我们作为动物们生前在这个星球上的同路人,却很少给予它们应有的尊重;当它们去世时,我们还有最后一次机会这么做。”
讣告的意义可能不仅限于此。过去,从来没有人想过为动物写讣告,后来,有些动物园开始公布明星动物的死亡,现在,非明星动物也有被发讣告的“待遇”了。还有很多网友在自己心爱的宠物死后,在微博发布讣告,甚至为宠物举办丧礼,让宠物们“体面”走完最后一程,自己的内心也得到很大慰藉。讣告是写给动物的,也是写给人的,与动物的生命共情,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为死去的动物举办温暖的“告别式”,更应该为活着的动物争取“看得到”的福利。这些年来,我们可以看到,爱护动物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很多动物园宣布取消动物表演,公众也对这种做法表示赞赏。但这两天冲上热搜的“拯救小象莫莉”话题,使得动物表演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从昆明被交换到河南的小象莫莉,脚拴铁链、满身污垢地表演吹口琴、倒立,还被“象钩”牵引的画面,让人难过,不少明星在微博呼吁“拒绝动物表演”……这说明,强迫动物表演取悦人类,已经越来越有悖于现代文明理念,但要将这种理念落到现实中,依然任重道远。
更令人难以容忍的是,虐待动物事件屡屡发生,甚至还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但往往施暴人除了遭受道德谴责之外,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还有卖家在网络售卖活体宠物盲盒,运输过程中出现大量动物死亡,这些都需要在法律层面加以明确。
当然,也有人质疑,保护和尊重动物没错,但动物毕竟不是人,是不是要先致力于维护人的权利,再去保障动物福利呢?但生命与生命之间,不应该这样简单进行类比和排序。在珍爱生命这个意义上,维护人的权利与保障动物福利,本质上并不矛盾,两者理应也完全可以兼容。
动物是人类的一面镜子。透过对动物的观照,人类可以更清楚了解自己,尊重动物、尊重生命,其实就是尊重人类自己。一个爱护动物的人,对待周围的人往往不会差到哪里。很难想象,一个残忍虐待动物的人,对他人、对周围会有多少温柔和善意。对动物的态度,往往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质,而全社会对待动物的态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准。
动物存在和它象征的意义,有时远超想象。去年成为全球“顶流”的云南大象,在北迁过程中的种种趣事,透过无人机拍摄的图片和视频,生动呈现在人们面前。动物的可爱、大自然的美好、人与动物的和谐,不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体现吗?爱护动物,既是人性向善的本能,也是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应有之义,在这方面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编辑: 胡波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