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5月13日,第十四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大会在四川广汉召开。“95后”科幻小说作家天瑞说符创作的以南京为背景的科幻小说《我们生活在南京》获华语科幻星云奖长篇小说金奖,并同时摘取2020至2022年度新星金奖。
《我们生活在南京》延续了“困境下的人类自救”这一主题,讲述了两个生活在2019年和2040年的南京年轻人,通过一个老旧的业余无线电台进行时空通联,共同面对天灾的故事。华语科幻星云奖评委会认为,《我们生活在南京》既有青涩的高中生视角,也有老到的谋篇布局,其中描写个人的、城市的、全人类的命运悬于一线的关头那种人定胜天的勇气,展现了中国科幻的魅力。
在天瑞说符看来,科幻文学的大命题,一个是文明的向外拓展,比如《星球大战》《星际迷航》中关于航天宇宙、地外殖民的内容;另一个就是关于他者,比如人类成为造物主,创造出另一种生命,像人工智能、《终结者》里的机器人反叛等等。“无论是5年还是50年后,科幻作家的思路都是基本一致的,甚至很多设定都是约定俗成。但是在长篇小说的创作里,设定或者说点子只占很小一部分,关键在于对人物的塑造、人物内心的剖析,在一个可能不是很新颖的点子上,写一个新的故事出来。”在书中,他以生动的语言与巧妙的情节,让读者感受到19岁女孩半夏作为2040年地球上的“最后一名人类”所面临灾难的绝望与向死而生的勇气:她独自一人生活在这偌大的地球上,靠唱歌驱赶孤独与恐惧,不断与大自然进行搏斗,并日复一日用无线电发出呼叫,最终通过无线电台联系上了生活在2019年同一地理位置的高三学生白杨。这一次,没有超级英雄,只有两个年轻人凭借勇气和智慧,成就了一场孤独又浪漫的人类自救行动。
评委会也认为,《我们生活在南京》有着专业的科幻设定和严谨的情节推演,不乏以科学技术为依据的“硬科幻”,由此弥合了网文科幻和传统科幻的差异,扩展了科幻的成长空间。这部有关南京的科幻之作,作者天瑞说符并非南京本地人,也没有在南京上大学,在小说中却把南京的地理环境描写得惟妙惟肖。
天瑞说符表示,这也是他首次采用现实城市——南京,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因此,他到南京进行考察,书中提到的地方都是他去踩点过的,甚至地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公交、地铁线路这些小细节都被他认真记录了下来,书中提及的埋时间胶囊的地方也是实地考察后才设计在那里的。除此之外,他还对无线电爱好者群体、南京本土方言以及社会组织等进行调研。通过这些细节的追求,《我们生活在南京》真实展现了两个时空南京不同的生活气息和人性温暖,而且不同于朋克式的“废墟焦土”,体现出苍凉凄婉的传统美感,契合故事发生地南京的古都气质。
近年来,《三体》《流浪地球》等一批科幻文学的成功,连续不断地引发科幻热潮,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在天瑞说符看来,新世代作家的科幻写作正在为中国科幻注入更多的活力:“科幻主要不是靠文本支撑起来的,而是靠电影,靠游戏。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以前我们都是‘小作坊’,现在走到‘工地’,下一步可能就是工业了。”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编辑: 姚依依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美丽的南京
提高文学创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