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城以才立,业以才兴”,人才是干事创业的重要保障。今天(9日)下午,2021招才引智“镇江日”润州专场活动在西安理工大学举行,双方搭建合作平台,推动校地互动,实现产才共赢。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成就人才。”在活动现场,镇江市政协副主席、润州区委书记高国成诚挚地发出人才邀请函。长期以来,润州区都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是镇江首家将人才发展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的辖市(区)。该区把“招才纳智”作为发展城市经济、打造现代化一流主城区的基础性工程,以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圈、培育“近者悦、远者来”的创新创业生态圈为目标,营造最舒适人才环境。
用最滋润的创业环境吸引人
如果说人才是鱼,那么产业基础就是水。2017年6月,润州区划进行调整。在格局调整的倒逼形势和日趋激烈的竞争之下,2018年3月14日,润州区召开首届城市经济发展大会,确定“坚持产业强区、发展城市经济”的工作思路,确立“一核三区”产业空间布局,明确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商贸业、文化旅游业、智能制造业和低碳产业五大产业发展方向。
聚焦主导产业发展,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润州区领导带队赴浙江、上海等地招才引智,组织“企业润州行”“名校高企产才行”等多种形式的对接活动。2020年,该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双招双引”工作的实施办法》,强化“双招双引”同步考核,推进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双轮驱动,同向发力,共推产才深度融合。
“润州是个宜居宜业的好地方,2019年我们来到润州创业,不但获得了区产业引导基金的支持,直接获评镇江市‘金山英才’计划,2020年更是成功入围省‘双创计划’。”江苏树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学章带领团队,将润州作为了创业的落户地。
董学章所提到的引导基金正是润州区2018年设立的母基金规模1亿元的产业转型发展引导基金,旨在以金融支持促动产才融合。同时该区打造“润州最滋润”营商环境品牌,制定出台产业发展政策,三年来已累计兑现奖补资金超过1亿元。
用最广阔的发展平台成就人
2020年,润州区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等战略机遇,顺时应势成立了官塘创新社区。创新社区总面积14.57平方公里,可开发用地5.2平方公里,是镇江的南大门、主大门,被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称为“区位优越的战略要地、胸怀丘壑的风水宝地、树高栖凤的投资福地”。
官塘创新社区成立以来,按照“总部经济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山水花园名城样板区”的功能定位,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深化产业链布局。2020年,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镇江中心落户;2021年,西理(镇江)智造园项目落地……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的成功建设,为各方人才一展身手提供了绝佳平台。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润州区通过架设政产学研合作之“桥”,打好政府、市场、高校、企业深度合作“组合牌”,不断深化与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科技园区等高校园区的合作,签订合作协议5个,促进24家企业与高校开展实质性产学研合作,最高金额达280万元。
与此同时,润州区把平台载体建设作为人才集聚、产业转型、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大力推进镇江联想星云创新中心、长江金融产业园、易沃客创意空间等创新平台建设,引进或孵化了慧灵科技、追灿科技、上博智像等一批科技人才项目,其中上博智像引进亓琳教授“可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系统的研究及应用”项目,入选 “润州英才”计划,实现“项目出人才、人才促项目”的良性互动,人才链条有效拓展延长。
用最贴心的服务保障留住人
对2018年出台的“1+4”人才政策进行提档升级,润州区今年发布《关于实施“润州英才”计划(2021-2025)的意见》,在镇江市人才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配套措施,其中创业支持方面,新政对入选“润州英才”计划的个人或团队给予30-100万元资金支持,对在官塘创新社区申报获得拔尖人才资助的,给予30%的追加支持;对入选国家级、省级人才资助计划的,再分别给予50%、25%的配套奖励;对入选领创人才,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工作场所,3年内免收租金(或给予最高6万元的租金补贴)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政策和省、市的人才政策可以叠加享受的。
与此同时,润州区整合全区优质资源,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教育、医疗保健、文化旅游等系列优先、优质、精准服务,消除人才后顾之忧。
从火箭军退役后,张延伟于2019年10月在润州创办江苏虹湾威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实施无人船项目,先后获得市、区人才计划支持。“虹湾威鹏的成长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帮助与支持,属地七里甸街道安排免费办公场所、区水利局帮助‘直播带货’、区人才办专门召开成果推荐会,各个部门共同给我们搭建平台,帮助企业成长,让我一步一步追逐自己的创业梦想。”张延伟说,该项目发展前景良好,已签订合同总额超1000万元。
三个“最”,让润州区逐步形成引才聚才强磁场:“金山英才”计划入选数逐年攀升,2020年省“双创计划”以200%的完成率居全市第二;“润州英才”计划实施三年,33个入选人才项目全部完成落户;培养出全市首个获“江苏技能状元”荣誉称号的高技能人才马淋慧。
英雄慧眼识宝地,创新创业到润州!高国成表示,真诚期望有更多的优秀人才下江南、到润州,在润州这片热土上激扬创业热情、成就个人梦想、实现精彩人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钱飞 通讯员 汤力克 摄影 李笑尘
编辑: 晏培娟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