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是唱响基层党建的“好声音”;他们是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他们是社会基层治理的“排头兵”;他们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助推器”;他们更是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他们是谁?他们就是奋斗在无锡4700多平方公里热土上的村社区书记。
2021年,奋进的中国迈上新的征程,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一百年岁月峥嵘,一百年初心如磐。在继往开来之际,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联合无锡市委组织部联合推出建党百年·锡心领航百名支书话追梦专栏。以立体化探寻无锡市村社区书记的故事,深度挖掘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所坚守的共产党员初心和使命。
今天,本栏目推出第四十八位村社区书记——张建锋,他先后荣获江阴市优秀村书记、江阴市优秀共产党员、无锡市劳动模范、江阴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一起倾听他的故事!
张建锋:敢闯敢试,强村富民的开路人
1990年底就职于江阴市新桥镇财政所的张建锋,听说政府要从机关青年干部中下派人员支持村级经济发展,他第一个报名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振新村。回村后,他积极参与村级经济的发展,先后担任村支委委员、村三业会计。因工作出色,四年后,年仅29岁的他担任村书记,主持全村工作。当时的振新村村级经济比较薄弱,每年的收入无法与支出平衡。“作为一名年轻人、一名党员,我回来是想为全村人民发挥有用之处,尽可能改变落后的面貌。”张建锋说。2002年,振新村与新桥村合并后,张建锋任新桥村党支部书记至今。
发展产业,一马当先实现 “六个一”
“要想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必须要创业,一个村有了村级企业,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回村后,张建锋一直在探寻走工业发展之路。1994年底到2000年的六年间,历经千辛万苦,村办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形成了毛条厂——毛纺厂——羊毛衫厂及市政工程——土建项目——房地产公司两条产业链。企业强则村强,原先的振新村彻底改变了落后的面貌。
村里的经济发展起来了,首先要考虑让村民得到实惠,先后实现了全镇“六个第一”: 第一个电话村、第一个有线电视村、第一个居民集中点(振新新村)、第一个家家通自来水村、第一个户户通水泥路村、第一个办爱心超市村。每当说起新桥村的这些“成就”,村民脸上都挂着笑容。村级经济发展了,村民就业不再愁,在本村企业就能找到合适的岗位。另外,他始终将关爱老年人、困难家庭、老党员、残疾人等放在首位,把温暖送到他们身边。
党建引领,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新桥村下辖24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442人,现有党员56名。近年来,新桥村坚持党建引领,聚力推进“1+2+3”工作模式,积极探索农村党建特色品牌的创建路子。
“一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始终。“我们村级重大事项均由两委会议、支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决议过程和实施结果接受村民代表监督评议。”张建锋说,以此充分发挥党建的示范引领作用,规范党务、村务民主决策机制。通过构建“村党支部领导、党员村民参与、工作专项监督”的工作机制,最大化汇集党员群众心声,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两个阵地”,密切党群关系。“两个阵地”即党群服务中心和党员中心户。党群服务中心面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积极开展党务政策咨询、理论知识传播,受理党员群众反映的社情民意,开展困难党员群众爱心帮扶等服务活动。张建锋提到,每个星期他都会到这里和党员、群众面对面交流,觉得通过这种方式了解群众所需所想,特别的好。“针对农村党员年龄偏大、居住分散、身体不便等实际,我们在全村确定了3个党性较强、有凝聚力的党员家庭为‘党员中心户’,充分发挥他们对邻近党员的联系、帮带作用,有效促进了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张建锋说。
“三支队伍”,共创共建治理新模式。一是支部引领,在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民生帮扶等工作上,村两委牵头负责,网格责任人贯彻落实,党员干部带动村民一起干。二是凝聚民心,开展志愿服务,2018年至今,新桥村先后组织联系司法、共青团、妇联等志愿服务团体开展服务96场次,服务群众2000多人次。三是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建议。“通过推行民情观察员制度,接收来自最前沿的信息,主动服务群众。比如在今年的出租房整治中,民情观察员积极参与,和住户、派出所、村委人员一起上门检查,根据每家每户情况提出整改方案,老百姓觉得有渠道反映问题了,也更加有安全感。”张建锋笑着感慨道。
共奔小康,建设新家园的引路人
看着村级经济的不断壮大,张建锋心里总是盘算怎么能为村民带来更多的民生福利,空闲的时候,他就常去村里到处转转。看到村民居住的房子都很分散,而且很多都破旧了,他就想能不能给大家盖房子,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
说干就干,1998年新桥村率先实行住宅集中,建设振新新村187户别墅,新村绿化面积达50%。“当时大部分老百姓是愿意的,但是也有部分群众不理解,思想与我们的初衷不合拍,我们只能耐心细致地去做工作,给他们讲政策、讲发展,争取赢得百姓的信任。”在张建锋和风细雨般的开导下,广大村民转变了思想观念,积极配合,纷纷走出分散的村落,住进功能齐全的新社区、新家园。
除了改善居住条件,新桥村每年还会投入40多万元用于惠民福利事业,例如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培养业余老年文体队伍,使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做、老有所养;建立专门的保洁队伍,由专人负责,保障新桥村良好的环境卫生等,让老百姓生活更舒心。
如今的新桥村,村容村貌一天比一天好,老百姓的待遇一年比一年高,但还有一些因病致贫的人需要帮助。对此,张建锋带头结对帮扶,在奔向美好生活的路上不落下任何一个人。“我帮助的一户夫妻均残疾的家庭,他们的孩子现在上高中,家里住的是危房,我们就想法设法动员他家拆迁搬至新建的安置房,解决孩子的上学费用等实际困难,今后我们都会一直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张建锋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沈蕾 李楠
编辑: 王娣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