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23岁的王宜建,在姐姐开的超市帮忙。彼时,电信用户王宜建未曾想到,自己会迈进通信行业的大门,从线务员成长为智慧家庭工程师,在一次次走街串巷服务用户的过程中,亲历固定宽带从4兆铜缆到千兆光纤的飞跃,见证家庭用户从装上宽带到使用全屋Wi-Fi的升级。
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的王宜建记得,2013年7月下旬,他回到太仓老家不久,家里安装第一条宽带。师傅一边装着,王宜建一边看着,越看越感兴趣。师傅说“公司缺人”,王宜建便报名应聘,不久走上线务员岗位,在太仓市浏河镇为用户安装、维修电话和宽带。
王宜建得知,当时宽带正处于“铜改光”阶段。他家属于新用户,装的是20兆光纤宽带,不少老用户使用的是铜缆宽带,速率从4兆、8兆到12兆不等。
“用铜缆宽带,打雷下雨时可能会掉线,改成光纤后,故障率明显降低,速率也大大提升。”王宜建回忆道,“2015年,铜缆宽带基本退完,新装的都是光纤宽带,20兆起步,100兆就是高速率了。”
“我印象中,100兆作为高速宽带的阶段只有一两年,接着就出现200兆宽带,到2020年运营商就开始大力推广千兆宽带。现在,不仅千兆用户增加到一定比例,甚至还有用3000兆宽带的,比如一些游戏玩家。”
王宜建告诉记者,宽带速率提升,不仅因为铜缆变成光纤,还得益于“ADSL猫”升级为“光纤猫”、百兆路由器发展为千兆路由器。
手上摆弄的设备高端了,王宜建的身份也升级了——2016年从线务员变成智慧家庭工程师。“放根线,接上电话、宽带,开通好ITV(网络电视),线务员的工作就结束了,而智慧家庭工程师还要负责把用户的智能设备调试好,如感应灯、指纹锁、可视门铃、室内监控等通过无线网络联动的设备。”
“当时,全屋Wi-Fi已经出现。一开始是‘光纤到家’,简单地说,就是家里每个房间安装无线面板,利用网线实现全屋覆盖;后来升级到‘光纤到房’,每个房间使用光纤设备,通过光纤进行连接。全屋Wi-Fi有不同的解决方案,都是为了在家中每个角落提供最佳的无线网络。”王宜建服务的片区内,有一个别墅区,几十户家庭陆续做了全屋Wi-Fi部署。
作为技术能手,王宜建从2014年开始参加技能比赛,开始比拼的是铜缆宽带安装,从2016年起智能产品安装调试就进入赛场。他养成一个习惯,只要市面上有相关智能新产品出来,他就要学会安装调试。2018年,他从中国电信第三届“通服工匠”杯智慧家庭装维技能竞赛夺得个人一等奖;2019年,他参加信息通信行业智慧家庭装维专业的第一次全国性技能大赛——信息系统布线与智慧家庭职业技能竞赛,荣获二等奖;2020年,他参加第五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职工组“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领回二等奖,并被授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王宜建庆幸,机缘巧合进入通信行业,在充满兴趣的岗位中找到人生价值。作为用户,他为“网速快了、费用低了”点赞:“五六年之前,我的手机套餐流量经常不够用,需要多花10元、20元买‘流量加油包’。现在一家五口用199元/月的套餐,每月5张电话卡享受1000分钟通话、40个G的流量,还包一条500兆的固定宽带。平均一个人40元,既能畅聊,上网也足够了。未来,我们一定能享受到更优质划算的通信服务。”
读完王宜建的故事,也来分享你的“十年”九宫格吧!我们需要一张你的笑脸照,再加八张概括你十年故事的照片,投稿戳链接→
策划 王晓映 高伟
统筹 朱威 唐悦 刘霞
采写 徐冠英
美编 葛逸潭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刘春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